近日,北京、上海同時出臺網約車新規征求意見稿,意見稿均要求本地網約車“司機為本地戶籍”“車輛為本地牌照”,同時對車輛規格也作出了較為嚴格的規定。意見稿一經發布,引發網友廣泛熱議,有網友認為,新規一旦實施,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廣大網約車用戶和網約車司機。究竟都會帶來哪些具體影響呢?【試民王祖楠】來和大家一起聊聊。
門檻一:網約車必須為本市車輛
影響:車輛供給減少、叫車難度增加
目前,北上廣等一線城市機動車保有量超標,交通擁堵由城市核心區向外蔓延,已超出道路資源和環境的承載力。限制網約車符合治理“城市病”的政策,禁止網約車異地經營可以減輕城市擁堵狀況。

不過,此舉將導致車輛供給減少、大眾出行效率將降低,從而造成消費者等待時長延長。同時,因為供不應求,可能會再現司機“拒載”“宰客”等情況。
門檻二:駕駛員必須為本市戶籍
影響:駕駛員數量大幅降低、對外地戶籍從業人員有失公平
各一線城市政府表示“城市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口無序、過快增長,治理“城市病”首要的就是嚴控人口規模。出租汽車是勞動密集型行業,其未來發展必然涉及人口規模調控和產業發展及就業導向。

以上海為例,已激活的41萬余司機中,僅有不到1萬名司機具有上海本地戶籍。如此巨大的供給數量減少,勢必將影響網約車的數量。
門檻三:1.8T、2.0L以上車輛才有資格
影響:小排量家用車都將被排擠
在《北京市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實施細則》征求意見稿的第九條中要求,5座三廂小客車排氣量不小于2.0L或1.8T、車輛軸距不小于2700毫米;新能源車軸距不小于2650毫米;7座乘用車排氣量不小于2.0L、軸距不小于3000毫米、車長大于5100毫米。這意味著,很多小排量汽車將告別網約車。

對此,不少網友和滴滴公司認為,對車輛規格的要求,無形中抬高了門檻準入標準。將導致只有規格遠超巡游出租車的中高端車輛才能從事網約車,從而會將網約車費提高到當地出租車價格的兩倍或以上。此外,網約車的初衷是綠色出行、減少出行成本,而限制小排量車型運營,是否與城市鼓勵小排量車型相悖呢?
門檻四:家用車或將變更成營運車 安裝定位系統
影響:營運車輛有報廢年限 定位系統是否侵犯隱私
據了解,去年公布的《暫行辦法》提到,擬從事網約車經營的車輛,其使用性質應登記為出租客運。根目前我國法律規定,營運車輛報廢年限不超過8年,也就是網約車登記為出租客運后也要遵從該標準。

這一條例讓等于讓私家車變成了出租車,如果二手出售價格會大打折扣。此外,車輛安裝GPS定位系統,一方面提高了司機和乘客雙方的安全系數。但是,大部分網約車是以私家車為主,在日常出行中也會擔心定位系統侵犯個人隱私。
此外,萬能的網友發現這一政策簡直就是“各位丈母娘心中的好女婿標準”,“單身朋友們!京滬兩地政府為你們操碎了心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