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汽車市場增速放緩已是不爭的事實,具體到每個企業,又是各種姿態。近日,各大車企2016年上半年的銷量業績陸續出爐,在各自歡喜或憂慮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現出當前我國車市的格局走向、困境及機遇。
僅5家車企完成全年銷量50%
近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實現1289.22萬輛和1282.98萬輛,同比增長6.47%和8.14%。其中,乘用車產銷1109.94萬輛和1104.23萬輛,同比增長7.32%和9.23%。盡管銷量仍在穩步增長,但對于多數車企而言,2016年上半年過得并不輕松,尤其是4月、5月銷量下滑明顯,直到6月才止跌回升。
事實上,隨著我國車市步入新常態,多數車企對2016年銷量目標的制定已較為保守。但即便如此,2016年上半年成績揭曉,多數車企的業績完成得并不理想。
據不完全統計,上半年,僅有5家主流車企完成了其全年銷量目標的50%,分別為長安汽車、廣汽乘用車、一汽豐田、東風本田和江淮乘用車。在銷量排行榜上,上汽大眾、一汽大眾和上汽通用雖然依舊穩居乘用車銷量前三名,但前六個月的銷量分別占全年銷量目標的48.44%、48.68%、44.26%,也未達成全年銷量目標的50%。其他排名靠前的主流車企如北京現代、東風日產、長安福特、長城汽車等,在前六個月也未實現銷量目標過半。
日系車回暖、韓系車萎靡
今年上半年日系車整體銷量持續回暖是整個車市的一大亮點。其中一汽豐田挺進前十,東風本田也大幅上漲,二者上半年銷量分別實現了17.7%和47.8%的增長,且完成率均在50%以上。
縱觀今年上半年的銷量數據,除了一汽馬自達(微博)前6個月銷量同比下降29.8%外,日系其他品牌均超過行業增速。長安馬自達(微博) 、一汽豐田、東風本田、廣汽本田及東風日產均實現兩位數增長,而廣汽豐田(微博)的增速也達到了9.4%。廣汽豐田,東風日產和廣汽本田今年上半年銷量完成率均在40%以上。
與日系車銷量大幅提升的局面相反,韓系車則陷入頹勢。東風悅達起亞(微博) 下滑幅度較大,今年前6個月累計銷量為28.6萬輛,同比下滑約5.8%,并且僅完成目標銷量68萬輛的42.0%,表現不盡如人意。
自主品牌喜憂參半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上半年自主品牌乘用車共銷售473.45萬輛,同比增長12.78%,占到乘用車總銷量的42.88%,占有率也比上年同期提升了1.35%。其中,長安汽車、廣汽乘用車及江淮乘用車銷量完成率均達到50%。
長安汽車與廣汽乘用車表現最為亮眼。其中,長安汽車1-6月累計銷量為56.39萬輛,同比增長38.65%。以67.94%的目標完成率,長安汽車出現在前十榜單中,超過了北京現代,東風日產和長安福特。廣汽乘用車的銷量也已超過半年預期。數據顯示,廣汽乘用車上半年實現銷售16.71萬輛新車,同比增長173%,完成率達到59.68%。
今年1-6月,長城汽車累計銷量為45.03萬輛,位居銷量排行榜前十,但其銷量完成率未達50%,為47.4%。此外,雖然北汽紳寶上半年同比增速近80%,但北汽自主品牌上半年共實現銷量20.30萬輛,與其70萬-80萬輛的年終銷量目標相比,完成率不到30%,仍然差距較大。
毋庸置疑,好產品是決定企業競爭力的根本。對于一個車企而言,好車型就是其銷量、品牌的基礎。然而,在今年6月的車型銷量榜單中,有不少車型的銷量都為0。這其中,部分車型在今年前5月的銷量還保持在1000輛以上,卻在6月遭遇滑鐵盧。有業內人士認為,如此現狀雖似意料之外,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車企當下所面臨的諸多困境。
比亞迪S6(參配、圖片、詢價)、長城C50(參配、圖片、詢價)
車企重心轉移致失守
部分車型的銷量走低與其整個車企戰略規劃有關。近年來隨著比亞迪將重心轉移至新能源汽車,其轎車及傳統SUV車型業務逐漸萎縮。去年以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賺得盆滿缽滿的比亞迪,在傳統燃油車方面卻大幅下滑。數據顯示,作為比亞迪主力SUV車型之一的S6,今年6月銷量為0,5月銷量也僅為270輛,上半年累計銷量僅為1928輛。而長城汽車因近年來始終堅持聚焦SUV戰場,致轎車成為發展短板。數據顯示,長城汽車旗下轎車C50,已連續兩月銷量為0,今年1-4月銷量也一路走低,僅賣出了3424輛。C50的失利也讓業內再次對長城的“單兵作戰”計劃提出質疑。
一汽馬自達睿翼、東雪世嘉(參配、圖片、詢價)三廂
換代速度減慢被淘汰
也有相當一部分車型,此前曾是銷量擔當,但因車企內部車型體系調整,更新換代速度減慢,在激烈競爭中逐漸失去優勢,慢慢淪為“雞肋”。例如,一汽馬自達睿翼(參配、圖片、詢價)和長安福特嘉年華(參配、圖片、詢價),事實上這兩款車型均屬走量車型,但在激烈競爭下,優勢早已不在,今年6月銷量均為0。其中,嘉年華5月份的銷量也僅為2輛,前4月的銷量僅為1412輛。長安福特這款經典家用小型車,在經歷了7代調整后,似乎將要面臨淘汰出局的結果。與福特嘉年華命運相似的還有東風雪鐵龍(微博)世嘉三廂。在C4世嘉推出后,世嘉三廂的境遇便大不如前。今年6月,東風雪鐵龍世嘉三廂為0,整個上半年的銷量也不足萬輛。
東風悅達起亞秀爾、中華駿捷FRV(參配、圖片、詢價)
車型自身品牌力不足
此外,也有一部分車型是由于自身較為小眾,又因其品牌力不足,所以漸漸滑落為“非主流”車型。秀爾(參配、圖片、詢價)在東風悅達起亞自身體系內也屬于小眾車型,隨著其他車型如K3、K5、KX3、KX5的相繼上市,秀爾銷量更是每況愈下。加之東風悅達起亞今年經歷了人事調整、渠道下沉、經銷商退網等種種困境,整個東風悅達起亞的銷量都大幅下滑。其中,秀爾在今年5月尚有232輛的銷量,但到了今年6月份業績則成了0。華晨中華駿捷FRV亦是如此,雖在上市之初備受追捧,今年5月銷量還曾達到3000輛以上,但在6月銷量直降為0。有業內人士認為,駿捷FRV銷量為0是華晨中華品牌力不足的最直觀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