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蛙稻的種植是近年來石首地區興起的一種綠色種養模式,鴨蛙稻與再生稻結合,是石首人的發明創造。在鴨蛙稻的整個種植過程中不用化學農藥,不施化肥,是一種實現綠色防控、提高農業效益、提升水稻品質、改善生態環境等多效合一的綠色生態立體農業新模式。
石首市的水稻種植專家們不斷探索,結合平原水鄉優勢資源,利用大自然,采用綠色生態鴨+蛙+稻的種植方式,以水稻為主體,利用鴨子食雜,青蛙善于捉蟲的特點,恢復建立稻田生態系統。相比早先提出的稻蝦連作模式,稻鴨蛙模式的生態鏈更長、更全、更立體。

相較于常見的種植生產方式,良谷鮮鴨蛙稻充分運用大自然的智慧,具有多方面的優勢。將綠色種植技術融入到食品的種植和生產中,能夠減少化肥和農藥的使用,促進農業生產向著更加綠色和健康的方向發展。綠色農業種植技術即倡導綠色生產和環境保護,進而提升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效果,為人們的生活提供健康的食品,保證飲食的健康。在農業中推廣綠色種植技術,不僅能夠預防有害物質污染,還能保證農業產品向著健康的方向發展,為人們的日常食物提供保障 。
鴨蛙稻的種植會在播種前在田中種植紅花草籽等綠肥,占據田間生態位,壓低病蟲、草害生態空間,翻耕后漚泡發酵,直接殺死越冬蟲蛹,凈化稻田生態環境。此外,鴨蛙稻還集成了酸性氧化電位水技術,殺滅微生物控制病害發生,促進種子發芽及幼苗生長。

由此培育出來的鴨蛙稻,生來便攜帶著自然香氣,可提供豐富B族維生素,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益精強志、聰耳明目等功效。
產自優良生態環境,按照綠色大米標準生產,實行全程質量控制的良谷鮮鴨蛙稻是安全、優質的大米,良谷鮮鴨蛙稻以有助于消費者健康的綠色生態種植模式培育而出,已然成為了真正的“綠色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