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大大的港灣,將會實現一個大大的夢想!”華僑基金總裁楊宇瀟望著窗外波瀾壯闊的錢塘江,暢想起這里即將建成世界一流國際金融中心的錢塘江金融港灣,不由得意氣風發,躊躇滿志,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G20過后的杭州,熱度依然不減。作為新一線城市之一,新興產業的迅猛崛起,高層次人才的持續涌入,以及城市基礎設施的加速完善,讓杭州站在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與此同時,作為杭州接軌國際的重要戰略部署,一幅宏大的金融藍圖,正在錢江兩岸緩緩展開。
2016年底,浙江省政府發布錢塘江金融港灣發展規劃,將在錢塘江沿岸打造一個以金融機構、金融資產、金融人才、金融市場等金融要素的高度集聚區,將錢塘江金融港灣打造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財富管理和新金融創新中心。
通俗來講,錢塘江金融港灣將發展成為中國的“曼哈頓”。未來,無數的金融機構、資本、人才將在此匯聚。
大港灣、大夢想 躇躊滿志
錢塘江,又名“之江”,因其彎曲猶如一個“之”字而得名。
“富陽區的音樂學院便是那“之”字的一點,沿江連接著上城區、下城區、濱江區、江干區、余杭區再到對岸的蕭山區,六區聯動,形成一條世界性的港灣。”楊宇瀟說道。縱觀世界著名的金融中心,大多沿江河布局,上海黃浦江、香港維多利亞港灣、倫敦泰晤士河、紐約哈德遜河,依腹地之富饒,展大河之秀麗,形成以“金融港灣”為核心的高端金融集聚區。錢塘江流域聚集著豐富的金融資源,可以為浙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資金血液”。
楊宇瀟,華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裁。這個從劍橋大學建筑與測量系畢業,在香港、美國均有過成功經歷的年輕人,最后還是回歸到了浙江故土,來到錢塘江金融港灣核心——江干區,造就著他宏偉的金融版圖。
“這是一個大大的港灣,將會實現一個大大的夢想!”望著窗外波瀾壯闊的錢塘江,暢想腳下未來將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錢塘江金融港灣,楊宇瀟不由得意氣風發,躊躇滿志,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2013年, 在“浙商回歸”的號召下,楊宇瀟與一批來自耶魯、劍橋的名校精英們毅然歸國,創辦華僑基金,并落戶江干。3年后, 華僑基金由“浙江華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更名為“華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成為無地域名的全國性基金管理公司,并且成為國內為數不多擁有海內海外雙牌照的基金公司,員工300 多名,資管規模達100 多億。
“建設錢塘江金融港灣是一件有著大格局、大夢想、大情懷的事!它幾乎可以引領未來杭州金融30年的發展。”楊宇瀟對金融港灣的未來充滿期待。

錢江畔造碼頭 搶占先機
其實,早在“錢塘江金融港灣”提出之前,華僑基金就已在錢塘江畔落地生根。
華僑基金的初衷,是架一座橋,對接華僑資本與國內實體經濟,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華僑基金不僅自身享受了政府的政策,如今要帶動更多的華人華僑回家,僑商資本回歸。錢塘江金融港灣的提出,更是為華僑基金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和思路。
“我們正借此機遇加快國際化進程,引千億資本共建港灣碼頭,打造‘華僑國際金融港’。在這里,我們將匯聚眾多世界知名的金融機構,打造集人才、資源、資本為一體的平臺。”楊宇瀟說道。
不管是位于市民中心B座的“華僑國際·金融發展中心”,又或者是位于慶春廣場的“華僑國際·西子中心”,華僑基金依托錢塘江畔天然的區位優勢和積累多年的海外資源整合能力,積極引進國際知名金融機構、金融人才與各類資本匯聚,打造金融港灣碼頭。
以華僑國際·西子中心為例,華僑基金僅用不到一年時間,就成功引入30多家企業及2300余名人才入駐,在2016年整體為當地創造稅收1.35億元,成為江干區為數不多的9幢“億元樓”之一,并作為典型案例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楊宇瀟還形象地比喻,“華僑國際金融港”只是錢塘江金融港灣中的一個碼頭,碼頭上停滿了郵輪、游艇以及小船,它們有的適合于近海打撈,有的可以遠渡重洋,而形形色色的碼頭組合起了,就形成了錢塘江金融港灣。
“我們為提早布局了錢塘江金融港灣而感到慶幸和驕傲。”說到這里,楊宇瀟的臉上掠過一絲得意的笑容。

華僑國際·西子中心
搭平臺、引人才 匯智聚力
對標世界知名的金融中心,高層次金融人才的匱乏仍是錢塘江金融港灣發展的短板。對此,楊宇瀟也表達了對人才的渴望。他認為,最難的是尋找具有國際化視野又接本土地氣的綜合性人才。
他透露,華僑基金正在致力于打造世界華僑華人金融聯盟,邀請全球海外華資銀行和非銀類金融機構,海外華人金融家,金融學者和留學生加入,形成全球華人精英金融力量,為錢塘江金融港灣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撐和人才輸送。
此外,華僑基金還將打造“國際僑領公館”和“華僑國際文化館”,把來自世界各地多種文化體系的知識精英凝聚起來,培養更深的民族回歸感,讓回歸人才與家鄉連接起更緊密的情感紐帶。
“我們要讓高層次金融人才愿意留在杭州,真正地愛上杭州!”楊宇瀟說道。“杭州風景秀美,有著宜居宜業的天然優勢。但更重要的是,滿足他們工作、生活、學習、社交、娛樂等全方位的現實需求。”
他曾執筆向市委書記趙一德寫信,希望政府能落實更好的人才政策,強化海外國際金融人才管理,完善海外人才普遍關心的稅收、醫療、居住、子女就學、人才落戶等方面的政策,以此形成更強有力的人才“拉力”。

有機遇、有作為 定要早來
泱泱大河,源遠流長,錢塘江不僅是浙江的母親河,也是浙江的金融之江,這里孕育了一方人俗,也孕育了一朝繁華。如今,沿著錢塘江兩岸正在繪制著一幅宏大的金融藍圖。
依托財富管理、私募基金、金融眾創空間、金融大數據等四大功能區塊,錢塘江金融港灣將被打造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國內優勢地位的,具有強大資本吸納能力、人才集聚能力、創新轉化能力、服務輻射能力的財富管理和新金融創新中心,成為中國金融版圖上的浙江高地。
我們似乎能夠預見,一個“中國曼哈頓”的身影將在錢塘江畔日漸崛起。
盡管港灣建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有機遇也有挑戰。但正所謂“弄潮兒向濤頭立”,想要搶抓機遇,占領高地,就要有敢為人先的勇氣和情懷。
如今,歷史已悄然翻開新卷,新的開篇將由大家共同來書寫。面對這一全新歷史機遇,錢塘江邊的“弄潮兒”楊宇瀟已滿懷信心,他堅定的說:“錢塘江金融港灣大有可為,這個港灣一定要早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