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人員模擬駕駛時打電話,監控設備立即發出警告長江日報記者賀亮 攝

顯微鏡下筆尖大小的方格里集成了256顆LED芯片長江日報記者賀亮 攝
長江日報訊(記者賀亮)9日上午,第四屆全國“雙創周”湖北會場活動在光谷揭幕,武漢創業者在本屆“雙創周”上展示了智能泡茶機、物聯網洗衣平臺、智能輔助駕駛平臺等創新產品,科技正在悄然改變著人們的衣食住行。
長江日報記者發現,與往屆相比,本屆“雙創周”展出的成果,更加聚焦實體經濟領域,創業者展示的機器人驅動與控制一體化芯片、綠豆大小的傳感芯片等行業領先技術,讓本屆“雙創周”的科技含金量更高。
衣食住行正在被他們改變
泡茶洗衣掃掃碼就搞定
相比前幾日,9日的武漢氣溫有些下降,在湖北“雙創周”現場,無人智能泡茶機正好為觀眾送上一杯熱茶。
據了解,這款無人智能泡茶機能泡鐵觀音、紅茶、白茶等多個品類的茶葉,消費者在無人智能泡茶機前只需用手機掃碼支付,就可以獲得一杯熱茶。
這款無人智能泡茶機由華中科技大學博士團隊研發,解決廣大茶飲愛好者隨時隨地喝熱茶的需求。
“掃碼下單洗衣,臭氧殺菌,洗后提醒。” 輕氧智能洗衣團隊帶來的物聯網智能洗衣設備在展會上亮相。
據了解,輕氧智能洗衣是國內首家集物聯網技術、人工智能及移動互聯網運營的洗衣服務平臺,公司成立不到兩年,覆蓋用戶超百萬,累計融資過億元。
極目智能工作人員向長江日報記者演示了輔助駕駛系統,她模擬開車打電話場景,系統立即發出警告。極目智能總經理助理王啟輝介紹,自動駕駛的春天尚未到來,極目智能選擇深耕輔助駕駛領域,并在輔助駕駛商業化方面領先業界。“極目的優勢在于更加的精準,能有效降低車禍發生率。”
當前,極目智能憑借在技術領先性與成熟度、服務體系等方面的優勢,已向蘇州金龍、廈門金旅、濰柴動力、上海申龍、上海萬象等多家國內TOP15商用客車企業批量供貨,在客車前裝領域的大型主機廠客戶份額占比50%以上,遙遙領先同類供應商。
武漢創業者熱衷造“芯”
“微米”芯片要顯微鏡才能看到
本屆湖北“雙創周”展會上,武漢創業者帶來的“芯片”格外引人矚目,武漢微納科技有限公司展出的氣體傳感芯片只有一顆黃豆大小。該公司工作人員介紹,這顆芯片比同類產品要小許多,能夠對環境中氣體成分進行實時監測,一顆5號電池可供使用半年。
去年,該芯片已經推向市場,裝配在智能家居的開關上,芯片檢測到室內氣體污染物超標時,將會開啟室內的空氣凈化設備。
“芯片要用顯微鏡來看。”長江日報記者在華引芯(武漢)科技有限公司展臺前看到,一臺顯微鏡對準只有圓珠筆尖大小的小方格。工作人員說,這個筆尖大小的方格里集成著256顆LED芯片。
工作人員介紹,這些以“微米”計算的芯片裝配在LED燈珠里,就是LED燈的心臟,可以應用在汽車LED市場、紫外LED市場及下一代顯示產品MicroLED領域。
武漢精鋒微控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胡春旭現場展示了,業界領先的機器人驅動與控制一體化芯片,他說:“以前需要很多顆芯片的,現在這一塊芯片就可以實現同樣的功能,并且通訊速度更快,性能更好,可以幫助機器人生產廠家節約超過20%的成本。”
3年前,一直在實驗室內研究機器人驅動與控制技術的胡春旭,從華中科技大學自動化學院碩士畢業。一畢業他就開始創業,一心想著將這項業界領先技術產業化。
鏈接>>>
岱家山科創城“黑科技”叫響“雙創周”主會場
機器人可在船舶油罐里飛檐走壁
長江日報訊(特派記者陳誠 通訊員鄧根福)履帶式爬壁機器人吸附金屬攀爬檢測,操作人員可以輕松檢測無法到達的區域。10月9日,2018年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在四川成都拉開帷幕,包括騰訊在內的我國目前最前沿的一大批高能黑科技項目集體亮相。
這款多功能履帶式爬壁機器人,是岱家山科創城近年孵化的創業團隊的最新科技成果。長江日報記者現場看到,爬壁機器人可以在任何鐵質金屬表面水平、垂直移動,如同飛檐走壁。
據介紹,這款產品搭載了高清攝像頭等多種設備,可滿足對艦艇船舶、油罐、風電塔和管道等鐵質材料環境的設備檢測檢修,如同科幻大片里的場景。相關負責人介紹,研發團隊落地江岸區岱家山科創城僅3年,已獲得近10項發明專利,展現出良好的市場競爭力,為我國相關大型設備檢修應用帶來了跨躍式發展。
岱家山科創城能成為湖北省唯一入選此次全國“雙創周”成都主會場展示的“新生態”,主要在于近年建設的“岱家山知識產權生態小鎮”。這背后,通過完善工作機制、搭建孵化平臺和構建服務體系等創新方式,構建了創新創業新生態。
據該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爬壁機器人只是一個縮影。目前,科創城入駐創業企業200余家,就業人數5000多人,企業各類知識產權2000余項,近5年培育高新技術企業53家。
“一方面要具備主題化、專業化、特色化屬性;另一方面要能代表載體升級的某個方向,所孵化的項目成效明顯,相關產品要有創新技術特點及交互屬性。”科技部火炬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經過層層篩選, 從全國數千家眾創空間中精選出的10家眾創空間,呈現出眾創空間升級發展的多樣性、創業服務生態的豐富性,以及創新創業在產業升級、動能轉化當中的價值。
數讀“雙創”>>>
武漢平均每天新增企業270戶
據武漢市發改委統計,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科技企業孵化器230家,其中國家級31家,全市孵化場地總面積超過1000萬平方米,累計入駐創業實體逾1.2萬家,創業帶動就業15.6萬余人。全市共有各類眾創空間158家,其中國家級55家、省級54家,其中專業化眾創空間5家,居全國同類城市首位。
市發改委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武漢‘雙創’工作實現了高質量快速發展,僅上半年,全市新登記企業4.73萬戶,同比增長17.19%;企業總量達到44.81萬戶,同比增長14.19%,平均每天新增企業270戶。”
近年來,武漢設立10億元政府天使投資母基金,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天使投資。同時,綜合運用投資引導等科技金融手段,鼓勵引導社會資本加大對科技企業的投入。目前,全市科技貸款余額1929億元。
(長江日報記者馬振華 通訊員周鋼 黃強 何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