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融媒體6月21日訊(記者 張雋瑋)21日,市統計局公布了2016年武漢平均工資數據,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70590元,較2015年增加了6182元,增幅9.6%。
70590元的年平均工資收入,是武漢市民從國企/事業單位/外企/城鎮集體單位獲得的包括五險一金、加班加點工資等在內的總和。個體從業者、自由職業者等非單位從業人員不在工資統計的范圍內。
2016年,從業人員年平均工資排名前三的,分別是金融業13.28萬元、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10.79萬元、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10.23萬元。
排名倒數三名的,分別是農林牧漁業3.48萬元、采礦業4.26萬元、住宿和餐飲業4.32萬元。
從增速看,最有“錢景”的工作分別在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教育,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工資年增幅均超過15%。
共有8個行業工資水平高于全市年平均工資水平,分別是金融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衛生和社會工作,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教育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其就業人員占比28.6%。
共有11個行業工資水平低于全市年平均工資水平,分別是房地產業,交通運輸和郵政業,制造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批發零售業,建筑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住宿餐飲業,采礦業,農林牧漁業,就業人數占比71.4%。
分登記注冊類型看,國有單位從業者的年平均工資最高,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22倍。分隸屬關系看,中央在漢單位年平均工資位居第一位,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17倍,其次是省級和市級單位。
面對平均工資數據,很多網友評論說自己又是“拖后腿的”。對于網友個人感受和數據不一致情況,市統計局解讀表示,平均工資包括了從個人工資中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的個人繳納部分。但是對勞動者而言,工資的概念往往是稅后和實發工資。由于行業、單位性質、經濟效益和個人所在崗位等不同,客觀上工資水平也存在差異。

(責編 舒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