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記者汪洋)屋頂漏水了、水管爆裂了、小區要更換視頻監控系統……遇到這些問題,都需要動用房屋維修基金。近期,一些市民通過武漢城市留言板及市長專線反映,房屋維修基金難申請或對申請過程如何透明等提出建議。在武漢城市留言板,提及“維修基金”的留言便有60多條。
19日,針對市民反映集中的問題,市房管局物業管理處相關負責人稱,去年8月出臺的《關于加強商品住宅專項維修資金使用管理的通知》,明確了應急維修的范圍及簡化應急認定程序,一般情況下,維修基金申用需要2/3業主同意,但緊急情況可走“應急通道”。
維修基金申報過程中
一接到投訴就會停下來
網民:業委會提議小區安裝視頻監控系統,上門征求意見,讓業主簽名同意,還貼了公告告知全體業主,部分業主打聽得知資金來源于維修基金,便提出反對,同時質疑2/3業主簽名,并對業委會的安裝方案有不同意見。維修基金金額大,操作過程中不透明,便會產生誤會。
【部門辦理】
硚口區房管局對此表示,按照武漢市住房維修基金管理辦法規定,小區監控屬于維修基金使用范疇,這位網民所在小區業委會前期所走的程序合乎法律法規,由于部分業主堅持要求不動用維修基金來進行監控工程改造,目前監控工程暫時停止。
硚口區房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對于安裝視頻監控等非緊急情況,需經過小區2/3業主簽字表決才能使用。“維修基金的使用原則是要公開透明,做到程序合規,資料到位。申報的過程中,一旦接到業主投訴,就會立即停下來。”
小區院墻傾斜嚴重
緊急情況可走“應急通道”
網民:藍色天際物業動用維修基金,沒經過業主同意。
【部門辦理】
江漢區相關部門表示,經過調查,2016年藍色天際小區一排長約170米的院墻傾斜,由于年久失修,危險隱患逐年增加,唐家墩街站東社區配合物業公司、小區業委會,積極協調各職能部門,申報維修基金。
唐家墩街站東社區組織物業公司、業委會對小區院墻確定維修方案,依據《武漢市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管理辦法》,藍色天際小區業主委員會向區房管局申請緊急程序,并在小區內對工程的預算、審計、改造方案進行公告,征求居民意見和建議。相關的手續合法,合情、合理。所有方案、預算的制定都在相關職能部門的監督下進行。
長江日報記者了解到,2011年5月實施的《武漢市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管理辦法》規定,如果發生危及房屋使用安全等緊急情況,需要立即對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進行維修和更新、改造的,可進行應急維修,無需2/3業主簽字。緊急情況包括屋面防水損壞造成滲漏;電梯故障危及人身安全;樓體單側外立面五分之一以上有脫落危險;消防系統功能障礙等。
外墻滲水申請維修一年多
不清楚可走“緊急通道”
網民:我是后湖興業路165號,東方花都F區的一名業主,家里的外墻滲水嚴重,去年就跟相關部門反映了這個情況,當時回復說要申請房屋維修基金來做。轉眼一年多了,依然沒有動工,去詢問情況,說相關審批資料不合格。這個審批怎么這么慢,這么難?
【記者探訪】
19日,長江日報記者來到東方花都F區,小區5棟多戶居民反映,房屋外墻滲水嚴重,家中墻皮發霉脫落,靠墻的立柜也受潮變形了。居民們一直呼吁動用維修基金修補外墻,但反映了一年多,問題仍然沒有解決。
記者走進5棟602業主陳先生家中,只見客廳有一塊面積約4平方米的墻皮出現鼓包、脫落的現象,下方的地面也有許多墻灰。“住進來第一年起,逢下雨天,外墻就開始滲水進來,向物業反映了很多次,卻一直沒有動靜,我只好自己找工人來修補了許多次。”
【部門辦理】
小區物業袁經理介紹,去年春節過后,小區業委會開始向區房管局申報維修基金,并提出使用方案。
“使用方案公示后,還需組織整棟樓2/3以上的居民簽字同意后才算通過。”袁經理說,有的業主將房屋出租,常年不在家,還有的業主家中并不存在墻面滲水的情況,拒絕簽字。“動員業主簽字這件事情就用了近2個月才辦下來,再加上前期與施工單位協商時耽誤了些時間,導致花了一年多時間才準備好材料。”
江岸區房管局物業科工作人員介紹,此前東方花都F區呈報的材料中存在施工方案與業主簽字時間倒置,以及未公示到單元門棟等問題,遂要求其整改完畢后再次申報。“16日下午,他們再次將材料送到區房管局,目前已通過了審批,3個工作日內將撥付維修資金。”
屋面防水損壞造成滲漏,按規定可走應急維修通道,為何東方花都F區并未選擇此種方式呢?區房管局物業科工作人員稱,是走應急通道還是2/3業主簽字表決由業委會自行選擇,房管局會進行業務指導,但不能要求對方選擇哪種方式。物業袁經理表示,自己當時不太了解這些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