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潛江又迎來高光時刻。
2024第三屆中國高端電子化學品先進技術與新材料發展研討會在潛江召開。
一場產業盛會,專家學者、行業翹楚、企業精英齊聚潛江,共研行業發展趨勢、共謀產業發展機遇、共享前沿技術成果。
這是中國高端電子化學品產業在這個春天綻放的艷麗的花,也釋放出潛江以光電子信息產業為重要突破口,全力沖刺千億產業集群的重要信號。
以會為媒 激活產業“一池春水”
電子化學品是光電子信息產業的基礎底盤和關鍵命脈。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電子化學品國產化替代進程加速推進,市場需求快速釋放。
然而,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需要多維度的支持,包括國家政策扶持、政府推動協調、校企深度合作及研發攻堅、社會資金融入及互動平臺搭建等等。
“舉辦此次研討會旨在加強國內行業間的技術交流和合作,擴大中國電子材料與電子化學品企業的國際影響力,展示電子材料和電子化學品領域的最新技術和科研成果,促進交流合作。”中國化工企業管理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
如此高規格的產業大會為何選擇在潛江召開?
重要原因在于,作為武漢都市圈內唯一的“光芯屏端網”產業配套示范基地,潛江已擁有較為完備的產業鏈條。
從上游原材料來看,潛江境內有豐富的氫氣、液氯、硫酸、雙氧水等,可為微電子及鋰電池材料提供豐富的原輔材料;橫向配套方面,目前達全球領先水平的潛江市電子半導體材料分析檢測中心已竣工,將為市域內企業提供高效優質的產品檢測服務;集聚效應勢頭明顯,晶瑞、中巨芯、鼎龍、北旭電子、達諾爾等企業先后落戶,諾亞、阿科力、和遠等項目建設正穩步推進。
此外,配套設施完備,園區現代化綜合化工管廊、污水處理廠、固廢危廢處理中心、熱電聯供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
潛江,一顆在光電子信息產業冉冉升起的“明星”,足以引來整個產業的高度關注。
追“光”筑夢 沖刺千億級產業集群
潛江,是一座不停追“光”的城市。
目前,全國電子材料行業50強企業和電子化工材料專業10強企業先后落戶潛江,潛江已成為全國高端電子化學品企業重要聚集區之一,先后獲批光電子湖北省創新型產業集群、國家火炬潛江微電子材料特色產業基地。
從制造到智造,積跬步至千里。2023年全市經濟總量跨越900億臺階、增幅6.3%,在全國縣域經濟百強榜連續5年進位、攀升至第77位。其中,全市綠色化工及光電子信息產值近500億元,為沖刺千億級產業集群提供了重要支撐。
“今年將全力沖刺地區生產總值破千億的目標任務。”市委副書記、市長楊勇介紹。如何實現這一目標?項目穩扎穩打是關鍵。
春日里,走進潛江高新區,一個個項目在春日里競相勃發,一家家企業開足馬力生產,處處涌動著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力量。
“我們將聚焦國家戰略需求,培育發展新動能,壯大新質生產力,爭取早日建成千億級國家高新區。”潛江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李斌說。
目前,全市光電子信息產業關聯項目共21個,其中總投資超5億元項目4個。總投資10.52億元的諾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新型環保滅火劑及含氟電子精細化學品生產基地項目即將投產;總投資10.5億元的無錫阿科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產2萬噸聚醚胺、年產3萬噸光學材料(環烯烴單體及聚合物)項目正火熱建設,預計11月投產。
此外,總投資7.88億元的武漢新硅電子年產40萬片電子專用材料項目和總投資6億元的蘇州桐力光電股份有限公司顯示光學膠膜項目,即將開工建設。
科技創新,產業革新。在煥然一新的科創中心,創新館、雙創集聚區、市校合作平臺三個功能板塊已建設完成,入駐企事業單位33家,為企業做大做強和光電子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借智借力”,推動中巨芯、晶瑞、鼎龍、達諾爾、菲利華融鑒等突破“卡脖子”技術難題的重點項目全面投產。
眼下,潛江持續對接省“51020”現代產業體系,推動氯堿化工、煤化工、醫藥化工、新材料深度加工等產業鏈循環延伸,加快投資126億元的中能新材料產業園建設,完善“油頭、化身、精化尾”產品鏈條,創建國家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
同時,深度鏈接武漢光芯產業集群,聚焦光纖光棒、濕電子化學品等細分領域,布局集成電路、光電子器件等產品,全力打造全省光電子材料產業基地。
一個產業一座城,一場盛會帶來一次新的跨越。
今日的潛江,帶領著越來越多的“追光者”,正錨定省委賦予建設四化同步發展示范區的使命,向“新”而行,邁向千億產業集群的廣闊天地。(潛江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成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