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清目秀、文質彬彬的魯磊出現在大家面前時,很容易讓人誤解他是一名中職在校生。殊不知,今年25歲的魯磊在武漢第一商業學校從教7年了。
在今天(7月31日)結束的2023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中式烹飪大賽中,他帶領2名學生選手方苗苗、姚思宇在中式熱菜、中式面點、冷拼雕刻三項賽事中表現出色,代表武漢市第一商業學校為湖北省拿下團體一等獎。
姚思宇(左一)、 魯磊(中)、方苗苗(右一)。
據介紹,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中式烹飪大賽共設7個一等獎。
在2016年的大賽中,魯磊獲學生組冷拼雕刻一等獎。連續兩次國賽,他先后以學生和教師身份參賽,均獲一等獎,魯磊算是一個傳奇人物。
賽前訓練蒸汽燙傷右手
魯磊在比賽中。
這次以教師身份代表學校和武漢出戰,魯磊不負眾望在中式熱菜賽項中表現搶眼。對于成績,魯磊并不是太滿意,賽前一周的訓練中,他右手被蒸汽燙傷,加上腱鞘炎發作,一定程度影響到了他的發揮,他是纏著繃帶、戴著手套完成比賽的。
此次,教師組中餐熱菜項目共三道題供選手抽簽:滑炒雞絲、滑炒肉絲、滑炒魚絲。魯磊抽到了滑炒雞絲。
“這道菜既考了刀工,絲要切得像面條一樣粗細均勻,又要看調味和火候。”魯磊解釋。
實力來源于不間斷的堅持訓練。俗話說“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做個好廚師,每天也要練功。
“一般情況下,我每天要切35公斤的土豆絲練刀工,雕花用15公斤蘿卜……”魯磊告訴記者,在學校除了正常上課之外,他每天會給自己安排3到7個小時“加練”,寒暑假則會在學校的安排下到企業去實操歷練。
魯磊在留校期間,多次在省市大賽中獲獎,2018年45屆世界技能大賽糖藝西點選拔賽他挺進全國前八,進入國家集訓隊。
雕一朵山茶花與父親和解
魯磊在賽前訓練中和學生姚思宇交流。
文弱書生樣的魯磊,其實是個倔強的人。
2013年中考,魯磊超了普高線不少,但與心儀的重點高中因幾分之差失之交臂。深思熟慮后,他決定到武漢市第一商業學校學習中式烹飪。
“如果你敢報這個專業,我就打斷你的腿!”不理解的父親曾這樣嚇阻他。后來魯磊才知道,父親并不是歧視中職,歧視餐飲這個行業,只是怕他從業太辛苦。
“我當時很認可一句話叫‘民以食為天’,認為這個行業大有可為,而且我是真的喜歡這個專業,所以瞞著父母自己到學校報了名!”
魯磊是個有辦法的孩子。入學第二周,他花了2個半小時,用蘿卜雕了一朵山茶花送給父親。父親會心一笑,沒有說什么。父子由此和解。“現在,我雕一朵花只需要3分半鐘了!”他笑著說。
當年的寒假,魯磊下廚做了一大桌年夜飯。“松鼠鱖魚等幾個菜都光盤了!我非常高興,知道家里人認可我的選擇了!”魯磊說。
拒絕企業月薪6萬元挖角
魯磊在制作糖藝作品“黃鶴樓”。
中職畢業之后,魯磊曾想著去創業。恩師——中國烹飪名師、“中華金廚獎”、全國優秀廚師、武漢市十佳烹飪名師常福曾知道他對雕刻感興趣有天分,勸他留校邊工作邊精進技藝。
此后,魯磊留校除了給學生上課,每天堅持基本功練習3到7小時:切土豆絲70斤,用蘿卜雕花30斤(后改為可重復使用的泥塑)。因為熱愛,他說不覺得苦累。
業界聲名漸起,曾有企業開出月薪6萬院聘魯磊,但他拒絕了。
“雖然我現在是學校聘任制老師,月收入五六千塊,但我很滿足,我在這里學到了很多,收獲了更多。我希望我的技藝能進一步精進達到業內的頂尖級,再去想其他的事。”魯磊說。
據介紹,此次2023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中式烹飪賽項在武漢市第一商業學校開賽。來自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的70支參賽隊共210名優秀選手在漢比拼廚藝。
比賽為期三天,競賽內容由理論知識、中餐熱菜制作、中式面點制作、冷拼與雕刻制作四個模塊組成。
“今年和往年不同的是有師生同賽,來考查老師的水平。以往都是學生自己帶材料來,這次所有的材料,用具都是由承辦方來組織提供。在統一的時間,用統一的原材料,做統一的品種進行比賽。熱菜、冷拼雕刻既有規定動作,又有自己發揮的創意內容,中式面點的難度也有提升。”大賽專業組組長張桂芳說。
據介紹,近年來武漢市職業教育堅定不移走質量內涵發展道路,武漢市第一商業學校是武漢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代表之一,辦學60年來碩果累累,被譽為“武漢商界黃埔軍校”,餐飲旅游專業更是學校的一張王牌:近十年,學校師生獲省級以上技術能手35人,全國大賽中獲一等獎2個,二等獎4個,三等獎3個,4名選手進國家集訓隊,30名選手進省集訓隊;兩次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
(長江日報記者周銳 實習生吳琴宇 通訊員曾凡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