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7月31日訊7月30日,2022年度全國學雷鋒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名單揭曉,武漢地區共9個先進典型上榜。
2022年底,中央宣傳部等部門組織開展了2022年度全國學雷鋒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宣傳推選活動,從各地各有關部門推薦的優秀志愿者、志愿服務組織、志愿服務項目和城鄉社區中,推選出事跡突出、群眾認可、影響廣泛的100個最美志愿者、100個最佳志愿服務組織、100個最佳志愿服務項目和100個最美志愿服務社區。
其中,來自武漢地區的中建三局三公司“愛心媽媽”工作室、湖北省志愿者協會、湖北省曉燕志愿服務隊、中國三峽集團流域樞紐運行管理中心志愿者協會、武漢理工大學郎坤志愿服務隊被推選為“最佳志愿服務組織”,三峽集團“青春建功大保護 守護碧水創先鋒”生態環保志愿服務項目、青山區青和居小區“天天敲門組”志愿服務項目、湖北省博物館“荊楚故事我來講”少兒志愿服務項目被推選為“最佳志愿服務項目”,武昌區中華路街道都府堤社區被推選為“最美志愿服務社區”。
“愛心媽媽”工作室成立于2014年3月,依托企業區域分支機構,在北京、湖北等8個區域設立分隊,志愿者達326人。“愛心媽媽”定期開展形式多樣的關愛暖心活動,用小善傳大愛,傳遞向善向上的正能量。
至今,“愛心媽媽”團隊共開展關心關愛困難留守兒童80余次,先后向600多名“特殊”兒童、留守兒童、困難學生伸出援手,捐款30多萬元。捐贈新鞋子、衣物、文具12批次,創建“愛心媽媽圖書館”3個。團隊結合企業實際,切實發揮自身優勢,廣泛開展進社區、進工地、進校園、進家庭關愛暖心活動80余次,落實辦實事項目43個。
三峽集團自2018年啟動實施“青春建功大保護 守護碧水創先鋒”志愿服務項目,成立11支青年志愿服務隊,至今累計開展志愿服務活動142次,增殖放流超過300萬尾魚苗,進校園、進街道、進社區開展環保宣講30余次,各方參與志愿者達3500余人,服務項目覆蓋長江流域11個省市及85個市縣區。
青山區工人村青和居社區針對轄區老齡化嚴重、留守老人較多的實際情況,自2010年開始,在各街道社區組建以網格黨支部為依托,以黨員骨干和志愿者為主體的“天天敲門組”志愿服務隊。通過主動入戶走訪實地敲門和網格微信群、“青山微鄰里”等線上敲門,及時收集群眾需求,宣傳黨的聲音,為群眾答疑解惑、排憂解難。積極組織開展文體志愿服務活動,豐富老人們精神生活,構建起居民互幫互助新格局,拉近鄰里之間的關系,讓居民真正感受到“社區我的家”的歸屬感、獲得感和幸福感。
武昌區中華路街道都府堤社區現有注冊志愿者2290人,成立有黨員、青年、巾幗、科普、安全巡查等10余支志愿服務隊。培育出了紅巷爺爺等一批先進典型志愿服務隊。圍繞社區治理,創立了老書記沙龍等多個品牌項目,常年開展志愿服務活動,服務八方游客和社區廣大群眾。
都府堤社區轄區內的紅巷景點,每年吸引幾十萬游客游覽,為補充專業講解力量,社區組織15位老黨員成立了“紅巷爺爺”講解團,自2018年開始,為游客義務講解紅色故事,老黨員們身體力行傳承紅色基因,引發熱烈的社會反響。近年來,都府堤社區延伸打造紅色文化生態圈,培育“紅巷青馬”“紅巷苗苗”“紅巷小哥”等一批典型志愿服務隊,從講好紅色故事到開展各類志愿服務實踐,推動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據了解,自2015年全國學雷鋒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推選活動啟動以來,我市先后有50個典型獲評。下一步,我市將進一步弘揚雷鋒精神、志愿精神,積極挖掘、培育、選樹、宣傳志愿服務領域先進典型,著力發揮其價值引領和示范帶動作用,推動新時代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持續深入開展,切實打造武漢“英雄城市、道德高地”良好形象。
(長江日報記者余睿 通訊員葛玲 洪潔 任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