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書法特長,可以教青少年書法。”近日,市紀委退休干部劉俊華主動前往下陸區青龍山社區報到“領崗”,參與社區志愿服務。
自共同締造工作開展以來,我市積極引導廣大老干部、老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在基層社會治理工作一線發揮余熱,為共同締造注入“銀齡”力量。
黨建引領“夕陽紅”
“要發揮自身優勢,主動融入社區,積極參與共同締造。”6月7日,市司法局召開離退休干部黨支部工作會議,支部書記陳健陽現場布置工作。
為了有效統籌、有序引導老同志服務社區黨員群眾,我市印發離退休黨員干部職工“助力共同締造·爭當銀齡先鋒”活動實施方案,制定工作手冊,指導社區圍繞矛盾糾紛化解、文明城市創建、關愛青少年、群眾自治等6個方面18個項目設立“銀齡先鋒崗”。
在市委組織部、市委老干部局的倡議號召下,各離退休干部黨支部積極動員發動。通過“組織送到、個人報到、村(社區)找到”相結合的方式,3200余名離退休干部已前往社區報到,亮明黨員身份。
我市結合老同志實際,成立“銀齡先鋒”臨時黨支部33個、“銀齡先鋒”志愿服務隊87支,老同志組團發揮作用成為新熱潮。
大冶市東風路街道以銅草花園社區、怡和社區、馨園社區和向陽社區為試點,積極推進“銀齡先鋒”功能型黨支部和陣地建設工作,共吸引了163位離退休黨員干部加入。西塞山區區直單位7個離退休干部黨支部分別結對7個社區,常態化開展志愿服務。下陸區則利用紅色驛站、綜合養老服務中心、社區老年大學陣地,建立“老黨員之家”,積極發揮黨建引領作用。
基層治理“好幫手”
“群眾工作不好做,還得請老黨員出馬。”在全市城市更新現場會上,黃石港區亞光社區黨委書記胡玲玲感慨道。
為了推進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工作,亞光社區邀請老黨員牽頭成立自改委。退休干部萬維佳主動攬下任務,逐個打電話、上門做工作,多次與物業、社區、有關部門對接,最終幫助其所在小區實現加裝電梯全覆蓋。
黃石港區紅旗橋社區鼎鑫大廈曾是有名的“風波樓”,謝志春、郭建飛、胡嘉財三位老黨員挑起了小區管理的重任,組織成立業主委員會、監督委員會,建立健全了管理機制。在居民充分自治下,“風波樓”變成了“和諧樓”。該樓的治理成果,也被中組部認定為“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典型案例。陽新縣熊家垴社區依托“彩虹”志愿服務隊,動員社區老黨員、老干部加入其中,積極開展理論宣講、收集民意、矛盾調解等共建共治活動……
據不完全統計,全市共有173名離退休干部當選業委會委員,351人擔任小區網格員。132名老干部參與協助安裝電梯、社區環境改造等項目56個。
健全機制激活力
“在共同締造中,我們從機制、保障、激勵三個維度出發,協調更多資源向老同志傾斜,讓老干部在新崗位上有成就感、生活上有幸福感、社會上有榮譽感。”市委老干部局聚焦發揮老同志作用,有力推動老干部工作融入共同締造實踐。
建立工作機制。建立組織部門、老干部部門、原單位、社區“四方聯動”機制,制定服務事項清單,建立志愿服務日制度,有效引導老同志走進社區、在家門口服務。同時構建“社區+老干部志愿者+家庭”為老服務模式,健全志愿服務體系,搭建參與共同締造“舞臺”,進一步激發老干部參與基層治理、服務群眾的內生動力。
健全保障機制。市委老干部局開展“大調研大走訪大服務”活動,深入了解老同志的健康狀況、家庭情況、個性需求,積極協調有關單位幫助解決實際問題,協調民政部門推進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建設,依托社區40個老年學校(教學點)建設“老黨員之家”,為老同志參加基層治理提供場所保障,解決老同志參加活動的后顧之憂。
健全激勵機制。市委組織部、市委老干部局印發工作通知,對在助力共同締造工作中表現較好的老同志,優先給予老年大學入學資格,納入黨內表彰范圍,積極培養和樹立老干部先進典型。做好生活關愛,通過義務家政、義務看診、走訪看望等形式及時解決老黨員生活照顧等問題。做好激勵關愛,開展志愿服務星級評定、積分兌換、“風范長者”評選等活動。(朱達 汪光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