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中午1時30分,快遞小哥胡爽頭上冒著汗,走進位于龍陽街道芳草社區的“陽小驛”戶外工作者驛站。“今天在小區里送貨,都挺好的!”他笑著對驛站站長肖萬利說。肖萬利給他遞了一瓶礦泉水,也笑著回應:“辛苦你了,送貨這么累還關心著這些事。快坐下吹吹空調,中午在驛站里好好休息。”
在芳草社區“陽小驛”驛站墻上,展示著8名2022年度“金牌騎士”的照片,胡爽的照片正在其中。肖萬利介紹,“金牌騎士”是2022年評選出參與社區志愿服務等較積極的戶外工作者。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漢陽區在“陽小驛”戶外工作者驛站成立15個聯合黨支部,形成了96支由戶外工作者形成的志愿服務隊伍。1200余名戶外工作者成了新的“治理合伙人”。
驛站集聚新力量
“報事”越來越多
漢陽區以“5分鐘到達”為目標,在全區打造143個陽小驛戶外工作者服務驛站。長江日報記者秦璟 攝
“聽同事說這里有水,是嗎?外面溫度升起來了,我想拿兩瓶水給大家降降溫。”7月27日上午,一名環衛工人走進洲頭街道建港社區復地海上海小區“陽小驛”,從冰箱里拿了5瓶礦泉水。謝過驛站工作人員后,她便匆匆跑去送給還在路面上工作的同事。
“這位環衛工人好像是新來的,之前沒有見過。等她忙完了,我們去請她們一起到驛站坐坐。”建港社區復地海上海小區“陽小驛”戶外工作者驛站站長陳淼對同事說。
在地圖上搜索“陽小驛”3個字,一長串驛站地址顯示出來。去年,漢陽區以“5分鐘到達”為目標,在全區打造了143個“陽小驛”戶外工作者服務驛站。針對戶外工作者反映較多的吃飯難、如廁難、戶外工作時間長等問題,驛站配置了微波爐、冰箱、空調、充電站等設施。建港社區等水電條件充足的驛站還配置了洗澡間、烘干間,方便衣服汗透或淋濕的戶外工作者及時更換衣物。
“有了‘陽小驛’,基層社區和戶外工作者關系不斷拉近,一股新的治理力量正顯現雛形。”漢陽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
通過深入社區調研顯示,一名快遞員往往能與一個小區里約半數的居民相熟,一名環衛工人能熟悉其所負責的一公里范圍道路。這些戶外工作者每天走街串巷,能快速發現并上報“小路間”“樓棟里”的情況。
然而,戶外工作者流動性大,報事種類、渠道也多種多樣。“怎么用活‘陽小驛’集聚起來的新力量?這將是使‘陽小驛’保持長久活力的關鍵。”漢陽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
成立15個聯合黨支部
96支志愿團隊為居民服務
胡爽所在的“龍行騎士志愿隊”發揮走街串巷優勢,一年報事百余件。長江日報記者秦璟 攝
今年年初,胡爽正在漢榮苑小區9棟送快遞。走到5樓時,他聞到樓道里有一股焦煳味。正當他疑惑味道從何而來時,在樓下吃午飯的同事秦詩明給他打來電話,說:“樓上好像著火了!你快去看一下!”
接到電話,胡爽按照秦詩明的提示,很快發現有一戶房屋的大門正在往外冒黑煙。胡爽嘗試敲了敲門,無人應答。他一邊撥打火警電話,一邊跑向社區報事。
“那天幸虧他們發現得早!火在陽臺就被撲滅了,沒有人受傷。”肖萬利回憶起這起事故時還心有余悸,“這已經不是‘龍行騎士志愿隊’第一次發揮作用了。路面有破損、居民丟失物件等,他們都會第一時間上報。”
類似這樣由戶外工作者組成的新志愿團隊,在漢陽區共有96支。胡爽說,他最初入隊時,芳草社區“陽小驛”聯合黨支部銀發黨建指導員陳小漢帶著他和20多位同行做志愿服務。后來大家自發給新來的同行介紹這支隊伍,開始自愿報名,自行運轉。如今,“龍行騎士”已經發展至80多人,一年報事百余件。
開展主題教育以來,漢陽區以“陽小驛”為載體,對服務范圍內的快遞網點、外賣站點、網約車租賃公司進行全覆蓋走訪問需,建立了15個快遞、外賣、網約車司機流動黨員黨支部,指導建立“龍行騎士”等96支志愿服務團隊。
“激活新興領域中的‘黨建力量’,隊伍成型,力量也就成形了。”漢陽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
多方資源加入驛站
1200名“治理合伙人”上線
宋志武在武漢東鑫酒店領到了一份愛心午餐。長江日報記者秦璟 攝
7月28日下午2時40分,外賣小哥宋志武在武漢東鑫酒店領到了一份愛心午餐,來到位于王家灣21世紀購物中心廣場的“陽小驛”,一邊吃飯一邊給手機充電。“這個展板上寫的商家,我們外賣員去吃飯都有八折優惠,我經常去吃。”宋志武指著驛站外一個展板說。
馮家畈社區黨委書記鄭良琴介紹,這是由社區黨委牽頭組建的商圈黨建聯盟。“我們多方走訪聯系,在王家灣商圈內找到很多愛心企業。有的愿意提供愛心餐,有的則提供免費物資。外賣小哥通過‘江城小蜜蜂’‘漢陽微鄰里’‘驛站說事’等平臺線上報事獲得積分后,就可以兌換這些物資。”
漢陽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全區已有1200余名戶外工作人員通過線上小程序就近就便參與安全隱患上報、空巢老人關愛等社會服務。全區多個部門通過各種渠道向線上平臺捐贈積分兌換物資,流動性較大的戶外工作者也進入了“治理合伙人”的隊伍。
“驛站朋友圈”還在變大。在143個“陽小驛”里的墻上,都有7個電話被掛在顯眼位置,用“子女就近就便入學服務”“提供租房住房信息、政策服務”等容易理解的話,點明了相應電話可提供的咨詢服務。建港社區將“陽小驛”、小區紅色驛站、路長辦公室打通使用,一個驛站可辦理82項民生事項,其中51項可以直接在驛站辦結。戶外工作者的報事可由“路長”接單,帶動城管、市場監管等執法力量加入。
“新就業群體發展潛力還很大,我們還要繼續做好新就業群體服務凝聚工作。和‘治理合伙人’雙向奔赴,激發治理新活力。”漢陽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
(長江日報記者秦璟 通訊員黃璜 張藝婧 劉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