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中國一冶,大家都會首先想到“冶金”。而在7月28日舉行的“英雄城市新征程”系列形勢政策報告會青山區專場上,中國一冶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王健說,“進入新時代,中國一冶在持續探索把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發展新路。”
中國一冶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王健。長江日報記者胡冬冬 攝
成立于1954年的中國一冶,總部位于武漢市青山區,曾建設了全國十分之一以上的鋼鐵產能。黨的十八大之后,中國一冶正式提出推進有效轉型、實現二次創業。中國一冶不僅是“冶金建設國家隊、第一軍”“基本建設主力軍、先鋒隊”,還要成為“新興產業領跑者、排頭兵”。
中國一冶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王健作報告。長江日報記者胡冬冬 攝
報告會上,王健講述了轉型后的中國一冶:從建設海綿城市示范區到投身青山濱江商務區,從青和居小區改造到恩施街提檔升級,中國一冶始終“咬定青山不放松”,全力服務武漢市青山區產業動能轉換與城市發展更新。
青山江灘,是中國一冶踐行“長江大保護”戰略的經典之作,也是全國首個“江、灘、堤、路、城”五位一體的立體式長江主軸生態江灘。王健說,遵循“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戰略導向,中國一冶發揮自身技術優勢,打造集防洪、民生、綠色、人文、生態為一體的綜合性市政工程,“人水和諧多功能城市生態堤岸建造關鍵技術”等多項技術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為國內外堤岸生態建設提供了新技術、新模式、新經驗、新樣板。
青山江灘全景圖。中國一冶供圖
王健介紹,從外表到內涵,從理念到實踐,青山江灘的建設生動踐行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理念,響應了國家海綿城市建設政策導向:地表鋪裝選用了可透水的鋪裝材料,收集的雨水一方面可以用于植物的綠化用水;另一方面,植物在“喝飽”了水的同時,會通過自身的根系凈化水質,從而達到進一步凈化雨水的目的。當雨量過大的時候,其生態蓄水溝還能通過自身內部結構,排出經過植物根系凈化的過量雨水,各個系統猶如一個設計精巧、0碳排放的“綠色水處理工廠”,不僅大大降低了工人綠化養護的勞動強度,同時也大大降低了水資源的消耗。“可以說,建成后的青山江灘,有效改善了城市生態環境和城市面貌,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王健說,青山江灘的華麗蝶變,也帶動著青山區的生態之變、發展之變。中國一冶將繼續服務青山區產業動能轉換與城市發展更新,為武漢市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和國內國際雙循環樞紐貢獻力量。
(長江日報記者余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