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青和居社區發展得越來越好,居民過上了推窗見綠、下樓賞景的幸福生活,大家的臉上總是掛著幸福的笑容。”7月28日,“英雄城市新征程”系列形勢政策報告會青山區專場在武鋼一號高爐國家工業遺址公園舉行,青山區工人村街道青和居社區黨委書記桂小妹上臺講述了青和居社區實現“幸福和居 共同締造”的生動實踐。
青山區工人村街道青和居社區黨委書記桂小妹。長江日報記者胡冬冬 攝
青和居社區不僅是棚戶改造地區,也是武漢市規模最大的公租房小區,有19棟居民樓,6100余位居民。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青和居社區考察時曾深情感嘆老工業基地“滄桑巨變,恍如隔世”,并在調研青和居社區工作后指出,社區是基層基礎,只有基礎堅固,國家大廈才能穩固。
5年來,青和居社區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不斷完善和深化治理方式。桂小妹介紹,青和居堅持做優“五大工作載體”,“天天敲門組”春送健康、夏送清涼、秋送平安、冬送溫暖;社區“順順吧”把免費的法律服務送到身邊;聯系職能部門“好樣的工作隊”進社區,把服務送到家門;“社區好味到”大食堂為老年人、殘疾人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更多教師、大學生志愿者加入“四點半學校”。
此外,青和居推動還社區治理中心向居民小區進一步下移,統籌協調各方力量參與社區治理,依托社區大黨委—小區黨總支—樓棟黨支部組織架構,暢通基層治理“最后一百米”,以實際行動將殷殷囑托轉化為社區現代化治理的積極探索。
青山區工人村街道青和居社區黨委書記桂小妹在“英雄城市新征程”系列形勢政策報告會青山區專場作報告。長江日報記者胡冬冬 攝
“我們常說房子是租的,家是自己的。”桂小妹介紹,當前青和居社區正扎實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不斷完善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的互聯互通互動紐帶,打造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
在青山區青和居社區,每棟樓都有自己的名字。“和睦”“和諧”“和心”……以“和”為基礎,從居民的需求出發,結合樓棟居民的特點和特長,青和居打造出了一棟棟特色樓棟。而從給樓棟取名到樓棟大廳美化,樓棟里的許多事都是樓棟居民們和社區工作者坐在一起商量出來的。
在桂小妹看來,居民們參與社區治理的積極性以及對社區工作的信任,就是居民們幸福生活的生動展現。去年來,青和居持續為黨員家庭“掛牌亮戶”,并成立以1名網格員服務、1家下沉共建單位、9名居民骨干組成的“119自管小分隊”,共同參與“微治理”,開展環境維護、政策宣傳、矛盾調解等服務。在青和居社區,有事大家一起商量,有問題也一起解決,居民在這里實現了當家作主,“社區是我家”的理念也更深入人心。
好家風、好社風、好民風在青和居蔚然成風。現在,青和居組織體系更加適應治理需求、治理力量更加充實、社區工作者精氣神更加振奮、聯系服務群眾也更加精準。
扎根社區的十余年,桂小妹表示,沒有哪一份工作能像社區工作這樣賦予人滿滿的成就感和獲得感。“常有人說‘最不好做的是人的工作’,但我覺得最好做的也是人的工作,只要用愚公移山的精神把工作做扎實、做到居民心里去,社區工作就能得到老百姓的認可。”
桂小妹表示,作為一名社區書記,她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負總書記的殷殷囑托,辦好群眾大小事,讓青和居實現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
(長江日報記者熊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