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6月21日訊(記者梅冬妮香港報道)2023年,武漢“新春第一會”——全市科技創新大會暨武漢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推進會,吹響了城市朝著打造國家科技創新中心奮發的號角。“十四五”規劃綱要首次提出,提升、建設和發展香港作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地位。事實上,兩地在科技創新領域早有深入聯動。“我們歡迎湖北的企業多來香港,利用好香港作為國際平臺的優勢,幫助大家一起進一步地往外拓展國際市場。”
記者在港參與特區政府新聞處專題采訪,與香港創新科技及工業局相關負責人對話時了解到,2021年,兩地便已建立高層的合作會議機制,結合鄂港兩地的優勢學科領域及重點產業優勢,鼓勵兩地優勢互補,進行更多的成果轉化。
據介紹,特區政府特別支持鄂港兩地的大學及科研機構在創新合作模式、基礎研究、實驗室、科研基礎設施建設、科研資源等方面進行共享。“譬如聯合申請國家級重點科研計劃,內地與香港聯合資助計劃等。”該負責人表示,“我們支持鄂港兩地的科研機構、科研人員,探索、建立科技人才聯合培養機制。例如每年從香港或湖北選拔一定數量的科技人才,到第三方的高校、科研機構,更好地進行交流合作、學習”。
香港科技園公司內運用了創新科學技術打造的裝置藝術。記者梅冬妮 攝
該負責人詳細介紹了香港在科創方面的優勢,“香港超過七成的研究項目,達到國際卓越或以上水準,其中四分之一躋身于世界領先行列。香港匯聚了5所全球排名前70位的大學,是全球高水準大學聚集程度最高的城市,超過倫敦、紐約、東京等國際大都市。以及擁有兩所全球排名前40名的醫學院,16所國家重點實驗室,6所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22所中科院聯合實驗室等,以及頂尖的學者和權威專家”。
據介紹,一直以來,香港與武漢的多所高校都有深入合作。“香港大學與武漢大學就生物科技方面展開研究合作,香港科技大學與中國地質大學共同申請了內地與香港聯合資助計劃,香港中文大學與華中科技大學也就生命健康科技與人工智能方面有著進一步合作探討,共同申請內地與香港的合作計劃。”
除了高校間的密切交往,香港在搭建科技研發院等平臺方面也取得一定成績。“我們的創新香港研發平臺,已匯聚28所全球科研實驗室,超過2000多名全球頂尖科研人員。透過不同平臺,匯聚海內外最頂尖的創科人才來港。”
其中,記者走訪成立22年的香港科技園公司,大疆無人機、貨拉拉及商湯科技等項目或企業的騰飛之路都從這里出發。業務發展總監黃家裕介紹,科技園有著超過1000家的合作伙伴,初創企業完全可以利用香港金融投資等方面的便利,實現企業的起步。“湖北是一個教育大省,在多個創科領域都與香港開展了合作。尤其在生命醫療方面,香港有非常大的科研能力,同時香港的醫療制度有與海外對接的便利,以及香港聯交所提出的18C章上市規則作為保障,幫助企業在還未盈利前,在內地的初創板上市。”黃家裕十分看好鄂港兩地之間未來的合作前景。
“香港會積極匯聚全球創科資源,吸引更多海外優秀企業及人才,利用香港這個平臺,進一步深入內地市場,把握國家發展機遇。”香港創新科技及工業局相關負責人也向湖北企業發出誠摯邀請,“我們也歡迎湖北省的企業多來香港,利用好香港作為國際平臺的優勢,幫助大家一起進一步地往外拓展國際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