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湖高新區】
東湖高新區,又稱“中國光谷”,它曾是“武漢地圖外被遺忘的兩厘米”,現在它是一座全球矚目的科技新城。
從“一束光”到“一座城”,向光生長、追光前行,沿著光電子信息產業一條主線做大做強,30多年持續發力,它成為中國最大的光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全球最大的光纖光纜研發制造基地,光電子信息產業獨樹一幟。
它是中國三大智力密集區之一,也是湖北乃至中國最具發展活力的地區之一。平均每天留下300多名大學生,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到9.5%,市場主體突破18萬家。
高標準建設武漢新城,全力打造世界光谷,35歲正青春,它一路追光再出發。
東湖高新區1988年創建成立,1991年被國務院批準為首批國家級高新區,2001年獲批國家光電子產業基地,即“中國光谷”,2009年獲批第二家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2016年獲批中國(湖北)自由貿易試驗區武漢片區。
十年來,習近平總書記三次考察光谷,提出殷殷囑托,并高度肯定東湖高新區在“光電子信息產業領域獨樹一幟”。
當前,光谷正搶抓建設武漢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省市突破性發展獨樹一幟的光電子信息產業、以武鄂黃黃為核心的武漢都市圈發展等重大機遇,高標準啟動武漢新城建設,加速邁向“世界光谷”。
武漢之東,崛起一座科技新城。
自主創新,構筑科創高地
中國光谷是中國光通信產業的發源地,從“一束光”到“一座城”,光谷向光生長、追光前行,沿著光電子信息產業一條主線做大做強,30多年持續發力,成長為中國最大的光纖光纜、光器件研發和生產基地,中國最大的光通信技術研發基地和激光產業發展引領區。光纖光纜的生產規模居全球第一,占全國市場2/3、國際市場1/4。
創新是光谷的基因密碼,也是光谷30多年建設發展的制勝法寶。這里誕生了中國第一根光纖、第一個光傳輸系統、第一個光通信國際標準、中國第一臺10萬瓦光纖激光器、第一個400G相干商用硅光收發芯片。截至目前,光谷每萬人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107件,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4倍。
光谷是中國三大智力密集區之一,所在區域集聚了華中科技大學等42所高等院校、56個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院所、30多萬專業技術人員和80多萬在校大學生,累計吸引4名諾貝爾獎得主、70多名中外院士、1萬多名博士在此工作。2017年以來,光谷累計留下55萬大學生在此就業創業。
近年來,光谷持續鼓勵創新創業,構建了“孵化器—初創企業—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誕生新產業”的科技型企業培育鏈條,形成了熱帶雨林式創新生態。聚集孵化器約70家(國家級26家)、眾創空間過百家(國家級眾創空間、國家專業化眾創空間40家),在孵企業超600家。
截至2022年底,光谷市場主體超過18萬家,企業總數突破12萬家,擁有高新技術企業5300多家,瞪羚企業超500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95家,累計上市(過會)公司62家。
“獨樹一幟”,打造光電子世界級產業集群
華工科技激光焊接場景。長江日報記者周超 攝
30多年來,光谷追光逐芯,形成了“光芯屏端網”、生命健康兩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主導,新經濟、新消費兩大新興業態深度融合發展,搶抓人工智能、量子信息、腦科學等未來產業發展的“221”現代產業體系。以光谷為核心承載區的武漢市集成電路、新型顯示器件、下一代信息網絡、生物醫藥等4個產業集群入選國家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數量與北京、上海并列第一。
光谷聚“光”成谷,光電子信息產業獨樹一幟。截止到2022年底,在光電子信息產業領域,光谷培育出7家百億級制造業龍頭企業、10家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60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總體產業規模超5000億元。聚集中國信科、長飛、華工科技、銳科激光、高德紅外等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光谷品牌”。
作為創建湖北東湖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主體區,以及建設武漢具有全國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承載區,為提升原始創新策源能力,持續鞏固提升“獨樹一幟”領先地位,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級光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光谷正在大力構建以大科學裝置、湖北實驗室、國家創新中心、新型研發機構為基石的戰略科技力量矩陣。
目前,五大湖北實驗室在光谷掛牌運營,五大科學裝置(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加快推進,光谷成為僅次于北京、上海等地的大科學裝置布局重地,五大國家創新中心落地建設,光谷成為同時擁有國家產業、制造業、技術三類創新中心最密集區域,武漢產業創新發展研究院、武漢人工智能研究院、武漢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等一批新型研發機構在光谷組建成立。
建設武漢新城,共赴世界光谷
武漢新城規劃范圍719平方公里,光谷74%的區域納入其中。
“縱深推進以武鄂黃黃為核心的武漢都市圈發展,高標準啟動武漢新城建設。”當前,湖北省、武漢市立足長遠、謀劃全局,高標準推進武漢新城規劃建設,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光谷”,打造武漢都市圈高質量發展主引擎。武漢新城是武漢都市圈的核心承載區,光谷74%的區域被納入其中。
武漢新城橫跨武漢、鄂州兩市,位于湖北省武漢、鄂州、黃岡、黃石四座城市的地理中心,處于承東啟西、聯通南北的優勢區位,規劃面積719平方公里,擁有“山系橫貫、九湖環抱”的獨特山水格局和豐富多樣的臨山濱湖景觀,是大江大湖群山富集之地、科創資源密集之地、高新技術產業聚集之地。
武漢新城承擔引領科技自立自強重要使命,致力于打造“兩高地、兩中心、一樣板”,即世界級科技創新策源高地、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高地、全國科創金融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和中國式現代化宜居濕地城市樣板。
武漢新城按照“山水城、家園城、智慧城”三大目標,構建山湖相映、組團發展的空間結構,劃分新城中心、光谷、葛華、花山、龍泉山、紅蓮湖、梧桐湖、濱湖半島共8大片區,形成產城融合、功能復合的空間布局。其中,武漢新城中心片區中軸線,規劃總面積20平方公里,由南至北集中布局創新策源區、高鐵商務區、總部經濟區、筑芯創研區、公共服務區、金融總部區、游憩商業區(RBD)七個功能片區。
搶抓武漢新城建設帶來的重大機遇,中國光谷正砥礪邁向“世界光谷”:2035年,綜合實力進入全球高科技園區前列,成為全球創新創業網格的重要樞紐,基本建成“世界光谷”;2049年,建成全球領先的高科技園區,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創業中心,全面建成“世界光谷”。
光谷招商地圖
中國光谷官方微信
(文/圖 中共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工作委員會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