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6月16日訊小小“菜籃子”影響千家萬戶,是保障群眾安居樂業、城市平穩運行的民生大事。6月15日,武漢市主題教育“群眾評議團”第二場監督評議活動走進市農業農村局,實地調研該單位領導班子成員課題調研、實事調研和推動高質量發展重難點問題解決的進展情況。
15日下午,評議團一行11人來到武漢市東西湖維農種苗有限公司,調研“菜籃子”建設和農業新品種推廣工作。走進該公司食用菌生產示范棚,只見棚內菌棒排列整齊。“公司采取什么樣的發展模式?”“這些食用菌怎么種、怎么存、怎么賣?”一包包長滿茶樹菇、平菇、靈芝等的菌棒吸引評議員們駐足研究、觀察。
武漢市主題教育“群眾評議團”舉行第二場監督評議活動,走進市農業農村局,實地調研該單位領導班子成員課題調研、實事調研和推動高質量發展重難點問題解決的進展情況。長江日報記者 高萌 攝
“這里的番茄、生菜、菠菜、黃瓜等蔬菜,無需泥土,不灑農藥,不受自然環境影響,通過模擬植物所需的光照、溫度、營養等要素,在完全工廠化的條件下實現生產。”在該公司植物工廠,評議團邊參觀邊聽工作人員介紹。“這些蔬菜品種主要銷往哪里?”“離開土壤,工廠化生產,營養價值會受影響嗎?”每到一處,評議員們都仔細詢問,深入了解“菜籃子”產品生產發展、產銷銜接、流通運輸、質量安全等各環節工作。
隨后,大家乘車前往東西湖區柏泉街道,實地調研美麗鄉村建設、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鄉村產業發展。評議團一行走進天鵝湖社區、柏泉茶園,一條條鄉村道路干凈整潔,一棟棟農家院落新穎別致,花草茶樹之間,隨處可見悠閑愜意的鄉村美景。“環境好,心情就好,這里的生活不比城里差。”評議員們紛紛評價說。
武漢市主題教育“群眾評議團”舉行第二場監督評議活動,走進市農業農村局,實地調研該單位領導班子成員課題調研、實事調研和推動高質量發展重難點問題解決的進展情況。長江日報記者 高萌 攝
在緊接著召開的“群眾評議會”上,評議員們聽取了市農業農村局關于調查研究工作進展情況、推動解決高質量發展的重難點問題工作推進情況等匯報,并進行了座談交流。
“在推動武漢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發展、加速推進武漢·中國種都建設高質量發展方面,希望能采取更大力度的措施。”評議員們對我市在“菜籃子”建設、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方面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大家一一提出了針對性建議。比如,進一步健全完善高效的鄉村治理體系,繼續加大鄉村水、電、路等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強化共同締造理念在人居環境整治中的作用等。
“圍繞高質量發展要求,局領導班子多次開展研討交流,提出通過建設市級現代農產品加工園這個載體,實現質量和效益大幅提升,通過優化現代都市農業發展布局,實現農業結構的持續優化和升級。”市農業農村局主要負責人現場介紹說。
據悉,為落實打造高附加值的農產品加工園,市農業農村局研究起草了《高標準建設武漢現代農產品加工園工作方案》,提出了具體的時間表和路線圖:2023年啟動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到2025年,入駐企業20家以上,其中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6家以上,培育一批產值過億元的農產品加工企業,園區年產值達到200億元以上。
(長江日報記者高萌 通訊員夏少宇 徐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