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6月9日訊(記者高萌 通訊員費志清)國有資產是全體人民共同的寶貴財富,管好、守好國有資產“家底”,人大肩負重要職責。6月9日,武漢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表決通過了《武漢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監督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
據悉,出臺《決定》是武漢市人大常委會2023年的一項重點工作,也是“人大工作機制創新”改革的一項重點任務,旨在切實履行人大國有資產監督職能,支持和促進政府管好用好國有資產,更好發揮國有資產在服務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的作用。
近年來,武漢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市委2018年印發《關于加強人大國有資產監督和預算審查監督職能的實施意見》,市人大常委會2019年制定《關于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和湖北省委武漢市委關于加強人大國有資產監督職能意見的實施方案》。經過五年來的實踐探索,我市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報告制度初步建立,相關工作機制逐步形成,人大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監督工作實現良好開局。
“加強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監督,是人大依法履行監督職權的內在要求,也是保障人民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的有效途徑。”市人大常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依法就加強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監督作出決定十分必要。
長江日報記者了解到,市人大常委會高度重視《決定》起草工作。今年2月以來,市人大常委會通過召開專家座談會、走訪市屬國有企業和區人大常委會、實地考察營運項目等方式,廣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見建議;市人大財經委、常委會預算工委認真梳理市、區人大開展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監督的實踐經驗和有效做法,圍繞《決定》中的重點問題加強研究,形成專題調研報告;相關領域專家發揮專業優勢,積極參與起草工作并建言獻策。
市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負責人介紹,在起草《決定》過程中,注重正確把握人大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監督的法律定位,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突出體現武漢特色,將市、區人大常委會開展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監督的經驗做法和創新成果上升為制度規范,以增強監督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根據《決定》,我市企業國有資產(不含金融企業)、金融企業國有資產、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等各類國有資產及其管理情況全部納入監督范圍;市人大常委會以每年聽取審議市人民政府關于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的報告作為基本方式,并綜合運用執法檢查、詢問等法定監督方式;市、區人大常委會可以同步組織開展專題調研、執法檢查等工作,共同提高監督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