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底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把發揮政策效力和激發經營主體活力結合起來”。
這是從經濟規律和我國經濟發展實際出發形成的重要論斷,是推動我國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需要牢牢把握的一條重要原則,也是筑牢湖北經濟底盤,強信心、穩預期、促發展必須明確的重要路徑。
激活政策“工具箱”,湖北下了很大功夫。去年以來,陸續出臺的穩經濟“133條”及接續政策“96條”、穩增長“18條”、迭代升級的優化營商環境“大禮包”等系列政策,為湖北市場活力之“旺”、高質量發展之“進”注入新動力、帶來新氣象。
以減稅降費為例。今年前4個月,全省稅務機關累計為182萬戶小規模納稅人減免增值稅98.8億元。有企業說,“好政策”變成“真紅利”,發展底氣更足了。有企業說,想找更好的供應商,但不知道上哪兒找,有關部門精準推送的供應商信息,給大家帶來驚喜。
提升自身“續航力”,我省廣大經營主體千帆競渡??磾盗?,截至4月底,湖北民營經濟主體已超750萬戶,占全省經營主體總量的97.31%??葱袠I,一季度我省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新登記企業同比增長30.07%??磪^域,在全省新登記經營主體中,武漢都市圈占比35.8%,襄陽都市圈、宜荊荊都市圈占比均超20%。各類經營主體組建起的陣容,繪出湖北經濟發展“熱力圖”。
去年底召開的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穩預期、強信心,是做好經濟工作的當務之急、關鍵所在。應對當務之急、抓好關鍵所在,我們還要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加深認識、加強落實,推動政策效力和經營主體活力同向發力、同頻共振、同心共行。
要有明確的方向感。我們必須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通過促進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更好結合,統籌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好轉、內生動力持續增強、社會預期持續改善、風險隱患持續化解,不斷印證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湖北“三個沒有改變”的重大論斷,持續回答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湖北“三個一定能”的殷切期望。
要有清晰的坐標感。當前,湖北面臨新的戰略機遇、新的政策窗口、新的基礎條件。各地各部門要觀大局、謀全局、拓新局,在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等發展目標中,思考政策配置的著力點,尋找激發經營主體活力的增長點。國家層面,財政、貨幣、產業、科技、社會五大政策“組合拳”持續落地落實,我們的各項政策也要圍繞國之大者、省之要事,聚焦湖北700多萬戶經營主體的急難愁盼,聚焦人民群眾的訴求關切,思考該做什么、能做什么、要做什么,既重普惠性,又重精準性。有的經營主體處在創業初期,對資金有比較高的偏向性需求,有的經營主體已成長到一定規模,更看重人才、環境等方面的創新激勵。政策效力既要體現為好鋼用在“刀刃”上,也要平衡兼顧穩定、靈活、可達,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
信心之強、預期之穩,不是喊出來的,而是明方向、增定力,扎實干出來的。用好湖北積淀的精神財富,堅定信心、迎難而上,以政府更有為促進市場更有效,我們就一定能推動湖北經濟風勁潮涌氣象新。
(來源:湖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