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空港新城中心區域的空港中心。王樂希 攝
長江網記者熊美琪
城市提升、產業提效、環境提質、民生提檔,武漢空港國際商務新城這座風華正茂的“希望之城”,正以蓬勃的生命力向前奮進,匯聚越來越多的產業、資源,吸納著更多人才。
面對日益增長的居民和日漸復雜的治理狀況,空港新城正在不斷升級的社區治理中積極推進城市更新,將技術融入基層治理,用科技賦能城市管理,升級生活品質,提升居民幸福感。
共同締造 創新基層治理方式
社區是城市治理體系的基本單元。成立于2017年4月的武漢盤龍城經濟開發區興龍社區,覆蓋了恒大龍城、尚璟瑞府、臨空香廷等11個小區,目前已入住19000余人。空港新城區域內的大部分居民,都居住在興龍社區范圍內。
興龍社區開展關愛婦女主題活動。興龍社區 供圖
多年來,興龍社區不斷創新基層治理方式,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持續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實踐活動。社區深入探索“兩站兩中心”工作模式,采取社區干部、下沉黨員、志愿者、第三方運營公司等四方共建的模式運行,通過建設小區黨群服務驛站、小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小區老年人服務中心、興龍社區惠萌托育中心,為小區居民提供全方位的貼心服務。
興龍社區轄區內小區多,區域面積大且分布散,服務人口規模、服務半徑都較大。興龍社區黨支部書記陳傳瑜介紹,為了更好地服務居民,滿足群眾多樣化需求,社區在居民較為集中、群眾經常集聚、社區服務無法及時覆蓋的地方建設了小區黨群服務驛站,為居民提供“零距離”便民服務。
興龍社區開展“寫春聯送春聯 翰墨飄香暖人心”鄰里活動。興龍社區 供圖
“我們在黨群服務驛站進行政策宣傳,為居民解讀他們關心的熱點政策;舉辦小區消防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會,開展共治實踐;舉辦‘寫春聯送春聯 翰墨飄香暖人心’等鄰里活動,增加居民們的幸福感和歸屬感。”陳傳瑜說,在黨群服務驛站,居民們可以更直接、更全面地享受到社區服務,同時社區通過黨群服務站平臺也能夠更好地進行基層治理。
小區驛站中,還有興龍社區為轄區老年居民打造的老年人服務中心。擦灶臺、做義診、上門做飯……服務中心的志愿者們從家政服務、生活起居、調理養生、陪同出行、代繳代購到就餐送餐,為小區老年人提供無微不至的服務和幫助,讓老年人能夠就近學習、就近活動、就近得到關心照顧、就近發揮作用。
興龍社區開展消防安全檢查。興龍社區 供圖
“感覺社區越來越關注老年人、殘疾人、兒童等弱勢群體,正通過各種方式為他們提供更好的生活和服務保障。”2021年10月入住興龍社區臨空香廷小區的居民胡先生說,在居住的一年多時間里,他感到社區的服務越來越好了,社區在很多方面采用了智慧化治理手段,居民獲取信息和服務更方便了,節約了不少時間和精力。
胡先生表示,在社區治理工作的推動下,小區物業的服務和質量也得到了提升。“物業公司會定期與業主進行交流,征集大家反映的訴求,及時處理問題。許多小區的公共設施、衛生狀況等也得到了大量的改善,這既提高了居民的居住體驗,也優化了社區環境的形象。”
興龍社區在恒大龍城小區開展專家義診活動。興龍社區 供圖
在興龍社區,填寫調查問卷,參加業主懇談會、議事會、志愿活動,對居民來說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陳傳瑜說,社區在尚璟瑞府小區開展了“共同締造”試點工作,“讓居民說出來、動起來、管起來、說了算、得實惠”。
社區通過發放調查問卷、召開居民代表懇談會,征集居民對小區建設和治理的意見建議;召開樓棟長民主議事會,對重點問題及建議方案進行深入討論、集中協商,形成共同締造實事項目清單;開展親子植樹節活動,美化小區環境;利用小區空地、架空層打造了居民活動舞臺、健身活動中心,組織居民開展各種文體娛樂活動,豐富居民的文化生活……
陳傳瑜表示,興龍社區將持續擴大“共同締造”工作成效,讓“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理念深入人心,努力構建環境優美、鄰里相親、文明和諧的社區。
科技賦能 助力高效精準治理
在社區保障居民生活的同時,武漢臨空經濟區建設投資開發集團有限公司旗下全資國有子公司武漢臨空一辰城市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也在不斷為空港新城的入駐企業、居民提供無微不至的便民服務。
據介紹,多年來,臨空一辰公司以“打造優質城市綜合服務提供商”為愿景,以深耕空港新城為起點,不斷強化市場和服務意識,完成了從傳統物業服務到“城市物業”管理的成長蛻變,以“城市大管家+智慧科技+N”為發展模式,嚴格按照“一辰標準”,致力于打造由政府主導、企業運作、社會廣泛參與的新型城市治理生態圈。
空港新城城市運營服務中心。臨空投集團公司 供圖
為給區域入駐企業和市民提供優質、便捷、高效的城市運營綜合服務,臨空一辰公司打造了城市運營服務中心,有效實現多項城市公共服務一站式辦理,進一步優化城市生活及營商環境。2021年6月18日,空港新城城市運營服務中心揭牌啟用,將公共事業服務、文明施工管理、市容環保服務以及綜合服務匯集整合,實現了“辦事進一窗、一窗多辦事服務”
聚焦智慧城市“新平臺”,打造信息化管理“數字賦能”,臨空一辰公司所屬武漢航城智慧科技有限公司作為高新技術企業,緊跟智慧城市建設新趨勢,開發建設了“智慧城市運營中心”,可實現一“屏”觀全城,讓業務運營可視、可控、可管。通過在感知端、調度端、分析端分別打造城市的“眼、手、腦”,推動城市管理向智慧化、精細化邁進與城市服務同步。
近日,2023年武漢“航城”健康跑圓滿落幕,空港新城智慧城市運營中心各個系統有條不紊地運行,為近3000名跑者安全完賽護航,讓線上線下數萬觀眾共同見證了“空港速度”。
活動當日,賽道沿線攝像頭捕捉比賽畫面配合網絡直播,區域內8塊戶外屏對賽事情況進行實時轉播,不僅讓居民在整個空港新城內都可以現場收看比賽,也讓身在其他地方的觀眾領略到比賽現場的激情活力。
空港新城智慧城市運營中心。臨空投集團公司 供圖
“對我們技術人員來說,確保活動期間運營中心各系統正常運轉,外圍監控設備及大屏正常工作,各項信息無故障回傳并實時呈現,配合整場活動順利舉辦,群眾滿意,我們就很欣慰了。”武漢航城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技術部經理黃龍彬說,空港新城智慧城市運營中心可以將空港新城區域內所有的城市管理數據以及整個業務系統監控視頻流等等集中起來進行匯總處理,幫助管理者進行統一的資源調配和指揮調度,從而實現更高效的精準管理。
5月20日,航城智慧科技公司的10多名工作人員,從凌晨4點到達公司開始,一直到賽事完全結束,全程在后方對賽事進行保障。他們通過空港新城智慧城市運營中心所搭建的平臺系統,對賽事區域內人員、選手、突發事件等情況進行實時監控,通過攝像頭聯動及信息系統的事故預判,為后端操作人員提供應急指揮調度保障。
空港新城智慧城市運營中心。臨空投集團公司 供圖
從戶外大屏、通信暢通到路口交通,經過近10小時的“奮戰”,黃龍彬和其他同事一起,在空港新城智慧城市運營中心這個“智慧大腦”的幫助下,順利完成了賽事保障工作。
黃龍彬介紹,自4月26日揭牌以來,空港新城智慧城市運營中心整體運行平穩,運營中心根據業務情況以及區域管理實際需求不斷進行軟件和業務系統的調優,并對不同業務系統之間的數據進行對接與融合。“運營中心的系統架構是純開放式的,可以隨著區域面積的擴展來進行功能增加,實現動態延展。”
智慧監控、智慧交通根據現有路網調整前端攝像機安裝位置,覆蓋更多盲區點位;監控系統應用場景要求不斷提高,攝像機升級、存儲技術升級;智慧管網根據現有路網調整前端傳感器安裝位置,升級物聯網底層技術;戶外大屏像素點提升,分布更均勻……
與2018年初設批復建設方案相比,運營中心也根據近年來的技術進行了持續的升級。4年多來,運營中心從一期的運營指揮中心升級成為“2+4+1+1”智慧城市二期重點工程。
空港新城智慧城市運營中心。長江網記者熊美琪 攝
“在整個智慧城市的大體系中,完成建設的空港新城智慧城市運營中心二期,相當于一個基礎的物聯感知網絡與核心算力的數據中心。目前在智慧應用層面上,已針對區域內部分亟待解決的城市運營管理問題提供有效服務。”黃龍彬表示,從長遠規劃上來說,未來智慧應用將更偏向民生與市民服務,結合區域醫療、教育、文旅等項目的推進,接入相關數據,融入算力平臺,深度挖掘資源,提煉數據要素,更好地應用數據,服務于整個城市的運營與更新。
“城市更新很多內容都涉及智慧城市的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在空港新城城市更新項目中,智慧城市的工作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黃龍彬說,運營中心在匯集分析區域數據的基礎上,可以為城市更新提供從規劃設計到建設實施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幫助,更有效地提升城市更新的速度與質量,推進城市治理升級、功能提升,持續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
黃龍彬表示,未來航城智慧科技公司將不斷通過智能化創新賦能現代化基層治理,全面提升治理效能,讓群眾更具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