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融圈入群,建設現代化新黃石,經濟戰線怎么干?市委十四屆三次全會審議通過《關于加快打造武漢都市圈重要增長極?為湖北先行區建設作出黃石貢獻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在全市經濟戰線引起熱烈反響。
“全會提出‘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工業總產值力爭在2026年突破5000億元,加快建成全國先進制造業基地’的奮斗目標,為新時期全市工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明確了路徑。”市經信局黨組成員、總工程師羅祖軍說,工業是黃石的立市之本、興市之源、強市之基,打造以武鄂黃黃為核心的武漢都市圈重要增長極,工業先行、責無旁貸。全市工業戰線深入學習貫徹和全面落實全會精神,就是堅決扛起“工業強市”責任擔當,攻堅克難、苦干實干,全面促進工業經濟擴總量、增新量、優存量、提質量、聚能量,努力再造黃石工業輝煌,以工業經濟的一域之光為全市發展的全局添彩。
市商務局黨組書記、局長談國華說,全會決議吹響了黃石加快打造武漢都市圈重要極的沖刺號角,《實施方案》讓我們商務人行有方向、干有抓手、奔有目標。商務部門將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決策部署上來,聚焦“打造東向開放橋頭堡、打造生態文旅宜居城”等領域,以“一日不為、三日不安”的責任心,“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躬身入局、奮勇爭先”的精氣神,推動內外貿各項工作持續奮進全省第一方陣。
市市場監管局黨員干部深入學習市委十四屆三次全會精神,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繼續圍繞“高效辦成一件事”,深化“證照分離”“一業一證”改革,力爭完成市場主體增量“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目標要求,提高企業在市場主體總量中的占比,助推市場主體發展擴量提質。統籌安全和發展,以我市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為契機,從源頭治理、風險防控、協同共治等多點綜合發力,構建全鏈條監管體系。推進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試點城市創建工作,鼓勵“首創”“智造”,營造“地方敢闖、企業敢干”濃厚氛圍,以擔當實干答好武漢都市圈重要增長極建設的答卷。
“《實施方案》為黃石打造武漢都市圈重要增長極提供了方向指導和具體部署。”市創新發展中心黨組書記、主任徐可說,中心將聚焦創新賦能發展,以打造光谷科創大走廊東部傳動軸為契機,積極融圈入群,全力打造“科創飛地”品牌。充分發揮武漢、上海離岸科創平臺的作用。激勵園區在高技術企業培育、高層次人才引進上取得新突破。深入謀劃深圳、北京離岸科創平臺的功能。用“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輕資產運營”的新實踐,聚焦“雙招雙引”,服務黃石高質量發展。通過“本地+飛地”雙載體協同聯動,“基礎+績效”雙激勵驅動發展,“基金+載體”雙要素融合發力等方式,助推離岸科創平臺提檔升級,為打造武漢都市圈重要增長極貢獻創新力量。
“市委十四屆三次全會擘畫了黃石搶占經濟‘新賽道’,激發經濟新動能的總體思路。”黃石新興管業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峰說,新興管業一直以來注重將科技創新應用在生產中,公司申報的湖北省2023年科技計劃揭榜掛帥項目已獲得通過,將在產品質量提升方面實現突破,這也為落實“打造全國先進制造業基地”作出應有貢獻。全會提出要“突出工作導向,持續揚長補短、爭先進位”,這在企業發展中尤為重要。王峰認為,只有堅持問題導向,聚焦發展所需、客戶所盼、基層所向,不斷加強產供銷聯動,提高效率效能,避免責任不明、推諉扯皮,下決心破除制約企業改革發展的體制機制弊端,才能使權責更加協同、監督更加有力、運行更加高效,企業才能實現高質量發展。(肖瓊 王璐 胡靖 文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