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市深化?“兩敢兩創”活動,加快四化同步發展示范區建設的關鍵時刻,市委組織黨政代表團赴江浙兩省7個縣市區學習考察,這是一次解放思想、開闊眼界、創新理念的學習取經之旅,更是一次對標先進找差距、啟迪思想、激發干勁的提神醒腦之旅。學習考察歸來,市委先后召開總結交流會、推進會,目的就是動員和號召全市上下學習江浙地區先進經驗,持續深入開展“兩敢兩創”活動,加快推動四化同步發展示范區建設成勢見效。
江浙地區經濟發達縣市是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窗口。這里是制度創新的“發源地”,吸引外資的“強磁場”。這次考察的選點很有代表性,很多方面在全國數一數二。實地考察觀摩,仙桃干部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標桿的力量。
看到了領跑新發展階段的先鋒。江浙發達縣市立足新發展階段,牢牢錨定發展第一要務,發展速度之快、發展質量之高,引領全國,成為先鋒。縣域經濟強。在全國百強縣(市)前10強中,江蘇獨占一半以上,昆山、江陰、張家港更是一直位居前三甲。昆山連續18年位居全國百強縣(市)首位。城市品質高。張家港在全國率先把城市社區理念引入農村,以城市標準建設農村,以市民的理念培育農民,大力推進城鄉一體化文明創建。社會治理優。這些地方堅持黨建引領、群眾自治、機制創新,持續深化基層社會治理很值得我們學習借鑒。發展后勁足。余杭區集聚了阿里巴巴全球總部、中電海康總部、OPPO全球研發總部等一大批“航母企業”,正全力打造全球創新策源地。
看到了踐行新發展理念的樣板。江浙發達縣市在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上立起了高標桿。創新賦能高效。這些地方堅持把創新、人才、改革擺在至關重要位置。余杭區打造了未來科技城、夢想小鎮、人工智能小鎮等一批創新創業平臺,人才資源總量突破35萬。城鄉區域協調。江浙發達縣市將城市建設和鄉村振興一起抓,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公共服務均等化程度高,城鄉之間融合感強。生態環境優美。“兩山”理念誕生地、美麗鄉村發源地安吉,示范推進、迭代升級?“千萬工程”,實現了從生態立縣到生態強縣轉變,獲評全國首個生態縣、聯合國人居獎首個獲得縣。開放聯通世界。江浙發達縣市堅持立足全國、放眼全球,積極探索具有全國引領力、世界影響力的中國式現代化路徑。人民生活幸福。越是經濟發達的地方,群眾的幸福感也越強。他們把農民緊緊鉚在利益鏈上,很多群眾都感覺住在農村不比住在城里差,甚至還要好。
看到了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標桿。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仙桃在新一輪的發展中,如何破冰突圍。江浙之行給出了答案、看到了標桿。
產業體系現代化。堅持把增強產業鏈韌性和競爭力放在突出位置。仙桃的產業體系現代化之路怎么走,昆山和柯橋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借鑒。昆山按照“產業園就是產業鏈、上下樓就是上下游”理念,全力建設?“四鏈融合”特色專業創新園區;柯橋形成完整的大紡織產業鏈,配套建有浙江省現代紡織技術創新中心,中國·柯橋紡織指數、中國·柯橋時尚指數成為國內外紡織產業發展和時尚流行趨勢的風向標。
數智賦能全領域。數字經濟創新提質是擺在發展首位“一號工程”。余杭區、德清的數字經濟給我們啟迪。德清的加州農業、百源康生態農業和新田農業,均入選浙江省第一批數字農業工廠,基本實現了農業可視化管理、數據標準化采集、生產精準化調控。
營商環境品牌化。著力構建熱帶雨林式的營商環境,全力支持和鼓勵“干部敢為、地方敢闖、企業敢干、群眾敢首創”。江浙發達縣市區都實現了營商環境品牌化。江陰擦亮“澄心辦·辦澄事”營商品牌;昆山打響“昆如意”營商服務品牌;柯橋持續打造“楓橋式”法治營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