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位于通順河下游的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代表,將300萬元生態補償金交給上游的仙桃市。這是湖北省首筆支付的長江一級支流跨市生態補償金。
2022年5月,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與仙桃市人民政府正式簽署《通順河流域跨市斷面水質考核生態補償協議》,以“誰超標、誰賠付,誰受益、誰補償”為原則,實行通順河流域上下游“雙向生態補償協議”。上游來水水質達到或優于目標要求,下游地區向上游地區提供資金獎勵;來水水質劣于目標要求,上游地區向下游地區提供污染補償。
一年來,武漢、仙桃兩地精誠合作、同向發力,持續改善通順河流域水環境質量。仙桃市加大投入整改城市管網,提升污水處理能力,治理農業污染、畜禽糞污,排查整治300多個入河排污口。實時采取生態調水,于去年8月干旱時持續緊急補水,保證水質達標。武漢市提供及時的水質監測數據,發現上游來水異常,主動溝通,協同追查,快速清源。
通順河屬長江一級支流,西起潛江市澤口閘,蜿蜒流經仙桃市,進入武漢市蔡甸區、漢南區,全長195千米。其中,仙桃市境內長115千米,承擔了80%以上的流域治理任務。
通順河的仙桃、武漢交界處,設有港州村、洪道河挖溝泵站2個考核斷面。2022年6月至2022年12月的監測數據顯示,上游來水水質為Ⅲ類(三類),優于Ⅳ類(四類)的目標要求。根據協議,2022年武漢需給予仙桃市流域生態補償資金300萬元。
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陳華兵表示,生態補償機制是破解“上游排污,下游遭殃”難題的有效手段,為流域綜合治理做了有益探索。協議倒逼、激勵仙桃加大治水力度,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 ?(記者??曉旦??通訊員??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