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第十二屆社會科學普及宣傳周啟動儀式現場。武漢商學院 供圖
長江網訊(見習記者周庭懌 通訊員高純 劉榮) 5月24日,湖北省第十二屆社會科學普及宣傳周啟動儀式在武漢商學院舉行。湖北省政協副主席王興於、副秘書長孫玉秋,省社科聯黨組書記劉愛國,荊楚社科名家、華中師范大學原黨委書記馬敏,武漢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吳朝安,武漢商學院黨委書記劉志輝、院長彭瑜等同志出席啟動儀式。
本屆社會科學普及宣傳周活動以“普及社會科學知識,提升全民人文素質”為主題,以學習新思想、建功新時代為主線,通過統一時間、統一主題,統一行動,充分調動全省社科界力量,動員廣大社科工作者到基層去、到群眾中去,通過開展主題講座、宣傳宣講、展覽展演、知識競賽、咨詢服務、主題報告會等500多場活動,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和社會科學知識大眾化普及,為廣大群眾奉上一場有聲勢、有亮點、有味道的“精神盛宴”。
啟動儀式上,吳朝安代表武漢市委、市政府,向關心和支持武漢社科事業發展的省社科聯和社會各界表示衷心感謝。他表示,社會科學普及是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有效手段。要以此次科普周為契機和新起點,積極探索社科普及的新思路、新舉措,推動社科知識從抽象到具體、從理論到通俗,讓群眾更加喜聞樂見。要加強與全市科研機構、高校、社科類社會組織的溝通合作,整合社會資源,融合特色文化,推動構建多元化社科普及矩陣,惠及更多人民群眾。
馬敏在啟動儀式上向湖北省社會科學工作者發出倡議,“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大有作為,也應有大作為。要堅持高舉旗幟、明辨方向,在研究宣傳闡釋新思想中當標桿;要堅持守正創新、開拓進取,在構建中國自主知識體系中勇擔當;要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在中國式現代化偉大實踐中顯本領;要堅持人民中心、人民至上,在服務人民群眾中做貢獻。”
劉愛國強調社科普及工作要提高站位,強化擔當;要突出主題,明確重點;要協同發力,統籌推進;要貼近群眾,貼近生活;要改進方法,守正創新,以高度思想自覺引領行動自覺,帶著責任、帶著感情擔當起社科普及工作的重任,不斷拓寬社科普及的主渠道和主陣地,全力打造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社會科學普及精品。
啟動湖北省第十二屆社會科學普及宣傳周活動領導合影。武漢商學院 供圖
啟動儀式上還為新命名“湖北省社會科學普及基地”的10家單位授牌,并向首屆湖北省社會科學“十佳宣講員”頒發獎杯和獲獎證書;社科普及情景朗誦、“社科之光”情景演講和舞蹈《書香墨韻》等節目應接不暇,現場觀眾掌聲不斷。來自中信建筑設計研究總院的社科志愿者許穎,在活動現場演講《用凝固的音樂講述武漢城市的前世今生》,呼吁加強對武漢歷史建筑的宣傳與保護,“當我走在建筑當中,看到修繕者們為了讓它煥發新生做出的那些努力,我自然而然地被吸引,并成為他們的一員。2018年,我們走上街頭,向武漢百姓揭開那些歷史建筑背后的故事,真實地在街頭觸摸那些古老的磚石、了解那些凝固的詩篇。這些,都鼓舞著我在未來繼續向前探索。”
臺上啟動儀式引人注目,場外社科科普展覽同樣精彩紛呈。武漢商學院的學生們在社科成果展、“社科集市”、荊楚文化創意產品展示區、非遺文化展示區等展覽前流連忘返,在咨詢服務區同專家學者交流不斷。武漢商學院大學生記者團攝影部成員傅鴻博用相機拍攝照片,并告訴記者學校記者團將全程參加并記錄本次活動,“參加大型活動,對于鍛煉我的攝影能力、積累拍攝經驗都有幫助,同樣也學習到不少從前未曾了解的社科知識,收獲頗多。”
本次活動由湖北省社科聯主辦,中共武漢市委宣傳部、武漢市社科聯承辦。來自省、市社科類社會組織,省、市級社科普及基地的社科工作者,經濟開發區的干部群眾、青年學生,中央駐鄂媒體和省市媒體共計400余人參加啟動儀式。
記者從武漢市社科聯獲悉,從5月22日至28日,武漢市開展為期一周的2023年社會科學普及宣傳周活動,并于科普周期間相繼推出2023年《社科講壇》首場節目“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發動各社會組織、科普基地,發揮專業特長及優勢,籌劃開展有特色、有影響、有實效的社科普及活動,吸引群眾參與推廣,形成社科普及的工作合力。組織開展專題講座、咨詢服務、知識競賽、發放科普讀物等群眾性社科普及活動,營造社科普及活動的濃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