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5月23日訊(記者李佳)近日,湖北省辦公廳印發《湖北省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措施》),《湖北省數字經濟促進辦法》也在湖北省人民政府網站上公布。
《措施》從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提升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能級、推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大力開展關鍵技術創新及應用、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等5個方面加快推進全省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措施》提出,加快5G網絡建設,加快創新基礎設施建設布局。
在大力提升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能級方面,《措施》提出,要招引培育數字經濟龍頭企業、加快推進企業做大做強、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促進產業集聚發展、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促進產業集聚發展等。其中提到,推進武漢“中國軟件特色名城”提檔升級,加快打造“電競之城”。支持在全省范圍內打造一批標桿數字經濟園區,建立以5G網絡覆蓋、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人工智能、企業上云、信息安全等為導向的園區綜合評價機制,對績效評價靠前的分檔次給予最高500萬元獎勵。
在推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方面,《措施》提出,支持國家級數字經濟融合應用示范、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應用、支持數字經濟項目建設、大力培育應用場景等。其中,提出對開放各類資源、面向公眾建立創新、創業、服務的應用場景,每年遴選100個優秀應用場景進行宣傳推廣,并擇優給予項目建設主體50萬元的一次性獎補。
在開展關鍵技術創新及應用方面,《措施》提出,加快數字經濟創新成果轉化、支持數字經濟企業技術攻關等。其中,提出探索建立動態調整的省級數字經濟核心領域首臺(套)裝備、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軟件(以下簡稱“三首”)獎補目錄,對省內注冊經評定的首臺(套)、首批次產品省內研制單位和示范應用單位,分別按照單價的15%給予省內研制單位和示范應用單位一次性獎補,雙邊獎補合計最高1000萬元。
在湖北省人民政府網站上公布的《湖北省數字經濟促進辦法》(以下簡稱《促進辦法》),圍繞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提出,省人民政府及其發展改革、數據、科學技術、經濟和信息化等主管部門以及通信管理部門應當按照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總體布局推進算力基礎設施建設,推動通用數據中心、超級計算中心、智能計算中心、邊緣數據中心等合理布局,統籌推進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等基礎設施建設。
圍繞數字產業化,《促進辦法》提出,重點發展光電子信息、集成電路、新型顯示、智能終端、信息通信、軟件信息服務、數字算力及存儲、北斗、信息安全及其他重要數字產業集群,積極培育區塊鏈、人工智能、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等新興數字產業。
圍繞產業數字化,《促進辦法》提出,推動關鍵技術突破,增強工業芯片、工業軟件、工業操作系統等供給能力,打造智能車間、智能工廠、數字化產業集群等。
圍繞數據資源開發利用保護,《促進辦法》提出,支持打造公共數據基礎支撐平臺,推進公共數據歸集整合、有序流通和共享。優先推進企業登記監管、衛生健康、交通運輸、氣象等高價值數據向社會開放等。
圍繞數字技術創新,《促進辦法》提出,在光通信、集成電路、新型顯示、高端醫學影像、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工業互聯網等重點領域,未來網絡、量子信息、可見光無線通信、類腦計算等前沿技術領域,加快推進基礎理論、基礎算法、裝備材料等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突破。
據了解,近年來,我省先后出臺“數字經濟13條”和《加快發展數字經濟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的若干措施》《關于全面推進數字湖北建設的意見》《湖北省數字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等一系列含金量高、操作性強的政策文件。去年印發的《湖北數字經濟強省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提出,到2024年底我省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要達到55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