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5月23日訊(記者劉晨瑋)由點到面,聚光成芒。22日,為通過五社聯動持續發揮影響力,激發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共同締造,江漢區“微光成炬 益匯江漢”志愿服務公益創投大賽評選出23個獲獎項目,項目涵蓋民生服務、生態保護、社會治理等多個主題。
本屆大賽吸引了百余家社區社會組織、社工機構、志愿服務團隊申報的110個志愿服務項目,最終評選出23個優秀獲獎項目。公益創投大賽既是江漢區社區公益節活動的一部分,也是全市“社區公益節”活動的縮影。
自18日全市啟動“社區公益節”活動,不少街道、社區積極參與,推出公益集市、慈善募捐、公益創投、積分兌換等活動。
如何更好地發揮社區公益慈善基金在改善民生、社會治理等方面的作用?
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武漢市共建立社區慈善基金1230支,募集社會慈善資金3000余萬元。社區慈善基金聚集社區居民所需所盼,涵蓋助醫、助學、助困、助殘、助老等救助內容,實現救助模式立體化、救助手段多樣化。
記者了解到,市民李先生是受益對象之一。他和妻子均為精神殘疾,10歲的兒子被認定為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一家三口主要依靠家中老人照顧,街道工作人員了解其家庭情況后,從街道慈善基金中申請了2000元救助金。
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本次“社區公益節”,社會公益慈善資源進一步凝聚起來,激發居民參與公益慈善,助力社區治理,下一步,將持續推動社區公益慈善事業深入發展,提升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