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5月22日訊(記者李慧紫)5月22日,長江日報創刊74周年之際,2022年度長江日報優秀通訊員系列獎項揭曉,共33人獲獎,其中,10人獲優秀通訊員榮譽,13人獲新聞貢獻獎,10人獲網民互動獎。
當天,獲獎人員齊聚新長江傳媒大廈,參加頒獎典禮活動,一起分享好新聞背后的故事。
2022年度長江日報優秀通訊員代表張敏發言。記者胡冬冬 攝
2022年10月,一則“地鐵口最安心的小電驢”短視頻引爆網絡,累計播放量破億,登抖音同城榜第1名,全國熱搜榜第7名。這條線索,是張敏通過一面錦旗落款發現的。會上,優秀通訊員、武漢市公安局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新聞輿情中心主任張敏分享了這個爆款新聞背后的故事。
注意到這個有趣的落款后,張敏立即了解了事情經過,原來一輛電動自行車停在地鐵口,主人3次忘記拔鑰匙,3次都被巡邏路過的警察碰到,將鑰匙安全送回。為表達謝意,電動自行車主人專程送來一面錦旗表達感謝,落款為“地鐵口最安心的小電驢”。張敏與長江日報共同策劃攝制,情景重現這3次電動車車主與巡邏隊員的邂逅,通過新穎、詼諧的視頻表現方式,在寓教于樂中傳播了正能量。
2022年度長江日報新聞貢獻獎代表楊學工發言。記者胡冬冬 攝
新聞線索的挖掘也建立在平時的日常工作中,楊學工是漢陽教育局宣教科的一名負責人,此次他獲得長江日報新聞貢獻獎,得益于對書信校長韋莉的典型事跡報道。
2022年3月,漢陽教育公眾號郵箱收到楚才小學一篇關于韋莉校長信箱的素材,發現這個素材后,楊學工和同事都很重視,兩天內,“漢陽教育”微信公眾號以《道不完的紙短情長!這所學校的校長十萬字書信陪伴學生成長》為題,推送了韋莉校長信箱的典型事跡。這一素材同步也發送給了長江日報記者,引起了長江日報高度關注,并組織力量著手對韋莉的事跡進行深度采訪發掘,由此樹立了一個重大的師德典型,形成全國影響。
【2】科普“走心”又“走新”
2022年度長江日報優秀通訊員獲獎者陳莉。記者胡冬冬 攝
獲得長江日報優秀通訊員獎,武漢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宣傳工作負責人陳莉坦言很榮幸,從事衛生健康新聞宣傳工作的22年,也是她與長江日報相知相伴的22年。這些年來,她順應傳播方式的變化,不斷創新和突破,加強政策解讀和服務指南,致力于讓市民“看得懂”又“用得上”。
為幫助百姓精準擇醫、就醫,去年,市衛健委聯合長江日報策劃編制了醫療公益服務產品——《秒懂——武漢地區醫療名科指南》電子書。陳莉介紹,此前相關信息主要是以醫院宣傳為主,內容不集中。為了方便大家咨詢,便聯合長江日報開始策劃,經過不斷地收集整理,這本包含110個重點??圃敿毿畔⒌碾娮訒K于出爐,掃碼就能獲取,一經上線便受到市民熱捧。
同時,她也不斷為全市衛生健康宣傳助力,和長江日報推動開展2022年武漢市“最美醫生”暨第六屆“我心目中的好醫生”評選宣傳活動、“全城互助 藥品共享”公益活動,策劃“醫心向黨 初心為民”特刊、“新時代武漢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大家談”系列等直播訪談,挖掘出“最美醫生”趙建平等一批先進典型人物,打造了“走心”又“走新”的優秀科普,提升了衛生健康宣傳工作的覆蓋面和有效性。
【3】拍客是位副總裁
2022年度長江日報優秀通訊員代表管恒發言。記者胡冬冬 攝
5月22日凌晨1時,長江日報“全球拍”拍客管恒從柬埔寨坐飛機回國,中途在北京中轉,11個小時后到達武漢。得知獲得長江日報優秀通訊員獎,管恒很激動,“趁領獎,順便來看看武漢”。
管恒33歲,是鼎盛集團副總裁,老家在江蘇徐州。他曾在烏克蘭求學、工作、安家、生活,共待了14年。俄烏沖突爆發后,長江日報聯系上他,管恒第一時間發回大量現場畫面?!爱敃r想的是讓國內的親戚朋友看到真實現場,能及時了解情況?!?/p>
他記錄了在超市、藥店、防空洞等地的現場情況,提供的線索助成長江日報生產《烏克蘭華人直擊:有人帶行李箱來取現金,藥店門口排長隊》《全球拍|當地時間25日下午4點,坦克、裝甲車通過基輔E40公路》等多條文圖視頻稿件,全網530萬人閱讀觀看并評論,多家主流媒體轉發報道。
【4】喜歡拍照的輔警
2022年度長江日報網民互動獎代表王良圓發言。記者胡冬冬 攝
00后王良圓是硚口交通大隊的一名輔警,工作之余,他喜歡拍照,是大武漢客戶端“攝影隊”的鐵桿粉絲,時時關注大武漢客戶端的活動內容的同時,積極參與各類活動和話題。
一年多的時間里,他分享了近萬張作品,帶動網友們共同參與。在“武漢馬拉松”“心里有話對黨說”“我家門前這十年”等活動中不斷輸出優質內容,積極帶動身邊的人向新欄目“大武漢一日”投稿,記錄了人們的生活與城市變化的點點滴滴。
從街頭巷尾到武漢的四季變換,他鏡頭下的武漢人熱愛生活,積極向上,總能勾起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引發眾多網友的共鳴,從而積極轉發,傳遞“武漢好聲音”。
2022年度長江日報優秀通訊員獲獎者。記者胡冬冬 攝
2022年度長江日報優秀通訊員
1.陳莉 武漢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健康武漢建設的優秀記錄者
推動開展2022年武漢市“最美醫生”暨第六屆“我心目中的好醫生”評選宣傳活動、“全城互助 藥品共享”公益活動,策劃“醫心向黨 初心為民”特刊、“新時代武漢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大家談”系列等直播訪談,不斷為全市衛生健康宣傳助力。
2.張敏 武漢市公安局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分局
從細微處尋找新聞線索
善于從日常警務工作中尋找彰顯城市正能量的故事。通過一面錦旗落款,發現了“地鐵口最有安全感的小電驢”,相關微博話題閱讀量近300萬。發掘全國優秀人民警察、省勞模張文昌辭去副所長職務回到社區當民警的事跡,報道在長江日報刊發后,形成全國影響。
3.產啟斗 武漢地鐵運營有限公司
地鐵線路的新聞宣傳“輕騎兵”
熱心地鐵新聞宣傳工作,圍繞地鐵便捷出行、舒適出行撰寫多篇服務性稿件,提供地鐵新線開通等重大節點獨家素材;積極協調黨的二十大代表走進長江日報演播大廳接受獨家訪談;傾情支持媒體融合發展,堅持為長江日報視頻專欄《第一眼》提供高質量線索,多篇彰顯城市正能量的報道成為傳播爆款。
4.任俊 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
積極與媒體互動策劃開展重大活動
搶抓國家建設長江國家文化公園的歷史機遇,推動策劃開展“沿著長江讀懂中國——湖北千里長江行”活動,積極組織動員全省各地文旅部門,配合長江日報探訪團實地走訪湖北省17個市州32個縣(區)的70多個自然與人文代表性點位,總行程超過5400公里。活動報道全網閱讀量超3億次,受到國家相關部門充分肯定。
5.周鋼 武漢市發改委
謀劃發展高站位的新聞“哨兵”
立足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潛心調查研究,觀大勢、謀大局、抓大事,不斷創新宣傳思路,推動全市改革發展工作宣傳不斷邁上新臺階。《上千個10億元以上重大項目搶開局!武漢產業投資展現強勁韌性》等稿件多次獲市領導點評批示,主抓的“武漢市發改委”政府公號獲2022年度政府網站及政府新媒體“優秀創新”獎。
6.董實忠 市社科院
新型智庫研究者、黨的創新理論宣傳員
配合長江日報進行深度報道,推進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積極宣傳武漢建設長江國家文化公園,為城市文化深度解讀提供學術背景和優質稿源。架設理論研究和媒體理論宣傳的橋梁,年度推薦30多篇理論研究文章,個人撰寫的理論文章經長江日報刊發后,被學習強國平臺轉載。
7.胡喻焱 江漢區融媒體中心
推動市區融媒聯動的“先鋒隊員”
面對重大主題,提前謀劃,內容做“優”,形式做“活”,推出《我和我的中國紅》有獎征集、《國旗下的背影》等新媒體產品,受到廣泛好評;積極融入市區一體化運行,通過長江融媒市級平臺,放大“江漢好聲音”。
8.管恒 鼎盛集團
打開直擊俄烏沖突現場的“一扇窗”
俄烏沖突爆發后,第一時間連線長江日報,發回大量現場畫面。提供線索助成長江日報生產《烏克蘭華人直擊:有人帶行李箱來取現金,藥店門口排長隊》《全球拍|當地時間25日下午4點,坦克、裝甲車通過基輔E40公路》等多條文圖視頻稿件,全網530萬人閱讀觀看并評論,多家主流媒體轉發報道。
9.涂舉學 武漢公交六公司
講述生動感人的“公交車故事”
積極深入一線,尋找公交線索,擅長挖掘發生在公交車內的暖新聞,為長江日報視頻欄目《第一眼》輸送數十個在車廂內發生的正能量故事。投送的視頻稿件《男孩睡過站迷路,司機送他見到媽媽,孩子媽媽的舉動堪稱教科書》播放量達522萬,有力展示武漢人民可信、可愛、可敬的形象。
10.趙銀斐 武漢市園林科學研究院
大美濕地的詩意發現者
熱愛生態文明建設事業,躬身濕地生態保護,深入沉湖、東湖等濕地現場,挖掘濕地保護背后的故事。參與策劃“你好,武漢鴨”“‘十年腳印’告訴你為什么是武漢?”“尋夢守澤 ‘濕’意江城”“家住濕地邊”等選題,彰顯出武漢作為國際濕地城市的生態宜居形象,提升武漢城市影響力和美譽度。
2022年度長江日報網民互動獎獲獎者。記者胡冬冬 攝
2022年度長江日報網民互動獎獲獎人
1.梅得峰 中韓(武漢)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武漢城市留言板的資深“鐵粉”,300多條留言凝聚了他對這座城市深沉的愛。
2.趙妤 武漢市武昌昌大住宅開發有限公司
城市美好的記錄者,用獨特的視角,捕捉身邊一公里的人與景,5000多張精美圖片讓大家看到了不一樣的武漢。
3.李楠 武漢商學院旅游管理學院
積極參與“長江頭條”話題互動,創作近200篇原創作品,展示當代大學生朝氣蓬勃、好學上進、開放自信的良好精神風貌。
4.王良圓 硚口交通大隊輔警
在“心里有話對黨說”“我家門前這十年”等全媒體互動活動中,不斷發布優質內容,記錄了城市變化的點點滴滴。
5.彭榮鐳 武漢公交公司
長江日報微信公眾號資深粉絲,關注近5年時間,留言評論超400次,內容質量高,引導正向輿論。
6.鐘豪 左鄰右社相聲團隊
他所在的相聲團隊演出是目前武漢年輕人最愛聽的相聲之一。去年8月做客長江日報直播間,現場演繹精彩段子,讓網友印象深刻。
7.鄭加儉 武漢市社會福利院
武漢市學雷鋒標兵,深受長江日報“影響有影響的人”的辦報理念影響,及時轉發長江日報新聞,協助長江日報弘揚正能量。
8.張斌 武漢市郵政分公司離休黨支部
加入長江日報城市攝影隊最早的攝影師之一,2張作品經長江日報發布后,被外交部原發言人趙立堅微博轉發。
9.王可 文華學院大二學生
從外地來漢求學,跟著長江日報報道打卡武漢,協助管理多個微信粉絲群,積極推廣長江日報報道,引導網友評論,傳播城市形象。
10.劉良 法醫學專家、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法醫學系教授
擁有70多萬粉絲的網絡大V,去年7月協助連線法醫秦明,用詼諧的語言展示法醫工作常態,產生良好互動效果。
2022年度長江日報新聞貢獻獎獲獎者。記者胡冬冬 攝
2022年度長江日報新聞貢獻獎獲獎作品及獲獎人
1.獲獎作品:《韋莉:當校長也要站在育人第一線》
獲獎人:鄒永寧 楊學工 張淼
2.獲獎作品:《央媒發文力挺股市:如何看“股市穩健運行具有多重支撐”?》
獲獎人:王石川
3.獲獎作品:《全球“最輕”!“中國心”成功植入患者體內》
獲獎人:聶文聞
4.獲獎作品:《春節前夕總書記來過我家鄉——聽這些武漢大學生講最溫暖的中國年故事》
獲獎人:梁瀟瀟
5.獲獎作品:《創意遙感|遙看英雄城市》
獲獎人:孟小亮
6.獲獎作品:《解氣!民警怒懟假警察保住被騙女子20余萬元》
獲獎人:楊子儀 徐誠
7.獲獎作品:《機長陪你看鄂州花湖機場投運》
獲獎人:黃勝
8.獲獎作品:《“華中第一哨”7任哨兵接力守護綠水青山》
獲獎人:何武濤
9.獲獎作品:《抗洪排澇中犧牲的4位烈士事跡牌更新 加入了共產黨員身份、榮譽稱號》
獲獎人:朱銘
10.獲獎作品:《“張繼先健康到家工作隊”融入社區網格 上門為高齡老人建檔看病》
獲獎人:應述輝
(制圖|陳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