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5月19日訊(記者陶常寧)5月19日,在《武漢市智能建造試點城市建設實施方案》新聞發布會上,市科技局副局長陳蓉表示,將重點從平臺建設、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三個方面強化支持和推動智能建造產業領域發展。
新聞發布會現場。記者楊濤 攝
陳蓉介紹,支持重點企業、高校院所申報國家和省級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高水平創新平臺。對新獲批或通過優化重組的國家(全國)重點實驗室給予1000萬元支持,對新獲批建設的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給予1000萬元支持。
持續發揮已有創新平臺作用,支持國家數字建造技術創新中心等國家級平臺圍繞數字建造軟件、網絡、硬件和平臺技術瓶頸開展攻關,帶動我市數字化、智能化工程建設高質量發展。
支持行業領軍企業牽頭聯合高校、科研院所組建產學研用創新聯合體,開展智能建造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對企業牽頭承擔的國家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給予國家撥付資金最高50%、單個項目最高500萬元支持。
鼓勵企業吸納高校、科研院所技術在漢就地轉化,對企業上年度委托開發和受讓技術實現技術交易額達到50萬元及以上的,按技術交易額的10%給予補助,每年每家企業最高100萬元。
鼓勵支持中試平臺(基地)開放共享,對納入市級備案管理的中試平臺(基地),經定期考核其開放服務情況,擇優給予最高200萬元獎勵。
開展人工智能示范應用場景評選。將智能數字設計與建造列入示范應用場景評選重點領域,面向全市評選具有創新性強、可復制、可推廣的示范應用場景并對入選場景按場景建設總投入的30%給予最高200萬元資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