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5月19日訊(記者欒嘉雯)近期,有市民反映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的鱖魚價格飆升至55元每斤,并且還不容易在菜市場買到。長江日報記者了解到,一項由華中農業大學鱖魚研究中心技術團隊研發的鱖魚早春繁殖技術已于江夏區落地投產,武漢夏季鱖魚價格高的現象將有望得到改變。
市民在菜市場選購水產品,僅有幾家售賣鱖魚。記者欒嘉雯 攝
19日上午,長江日報記者在徐東馨苑生鮮市場看到,近10家水產攤位只有1家正在售賣鱖魚,且僅剩1條。商戶表示,近期鱖魚賣到了每斤55元,而一個多月前才35元。在洪山區白沙洲農副產品大市場,專營鱖魚的商戶舒先生告訴記者,“鱖魚進貨價上漲主要還是因為本地市場魚量偏少”。他介紹,因氣溫原因,本地魚苗近期才開始投放,生長周期需要100天,目前市場上可售賣的鱖魚大部分來自廣東。
不過,記者從華中農業大學鱖魚研究中心獲悉,中心的技術團隊通過溫光調控技術和催熟技術結合,首次成功實現鱖魚早春繁殖,將改變華中地區從廣東等地購買早苗的狀況,大大提高鱖魚苗種供應量和成活率。
霄垚農業養殖基地。記者欒嘉雯 攝
今年2月,位于江夏區金口街的武漢霄垚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霄垚農業)與華中農業大學簽訂該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目前親本繁殖的魚苗已投產2個月。
記者在公司的養殖基地里看到,10個均勻排布的水池正持續注入水流與氧氣,15立方米的水池中,水流像陀螺一樣循環,模擬出河流環境,3萬尾鱖魚魚苗自在游動,一名養殖工人不時用網兜捕撈起魚苗查看生長情況。
“鱖魚是我國特有的淡水魚珍品,所需養殖條件較為苛刻,溫度、水質、飼料等環節缺一不可?!毕鰣愞r業生產廠長林賢康介紹,基地通過高密度循環水養殖魚苗,養殖池水經微濾機過濾糞便、殘渣后,排入公司農場池塘,凈化后通過抽水再次循環利用。
霄垚農業負責人龐宇軒介紹,公司投產孵育該品種鱖魚魚苗2個月以來,已與省內多個農貿市場簽訂了約300萬尾訂單量。
“廣東鱖魚繁殖最早在3月中旬,華中地區鱖魚繁殖集中在5至8月,現在武漢并非商品魚集中上市期,加之廣東等地養殖產量下降,市場對鱖魚的需求大于供給,所以鱖魚商品魚價格自然偏高?!苯膮^農業農村局水產管理辦公室工程師董敏表示,鱖魚早春繁殖技術落地應用,本地魚苗較傳統繁殖可提前2個月上市。市場供應量增多后,將有望降低上半年鱖魚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