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傅,這條路太窄,只能供兩輛車錯車,沒有施劃停車位,請你將車子開到施劃了停車位的路邊停車。”17日,西塞山區水機路社區網格員與志愿者一起,在轄區道路引導市民文明停車。
水機路社區探索“微網格”管理,調動居民參與社區治理工作,做到“點、線、面”相結合,全面推進社區網格化治理,持續提升小區精細化管理水平,努力把城市的文明指數轉化為人民的幸福指數。
水機路社區構建“1+1+1+N”睦鄰網格管理體系,即每個網格配備1名兩委成員擔任網格長、1名專職社區工作者擔任網格員、1名支部書記擔任網格指導員,N名社區民警、黨員、樓棟長等志愿者擔任“微網格員”,細化小區樓棟,劃分“微網格”,實現治理全覆蓋。在居民小區單元公示欄、主要出入口等醒目位置,公示網格牌,實現一鍵聯系,做到網格邊界清晰、責任主體明確、目標任務具體,真正踐行“網格全覆蓋、管理無盲區、服務零距離”的“睦鄰格里”網格化黨建管理理念,推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常態化,實現全社區網格服務精細化、精準化。
同時,抓好社區環境整治,立足“微網格”管理,聯合社區“兩長一代表”、物業服務隊、志愿者服務隊等多方力量,主動清理清理居民樓內堆放雜物、樓梯墻面小廣告、小區內各種垃圾,維修完善生活基礎設施,粉刷破損墻面,修復破損樓梯,提升居民居住環境,發揮“八支隊伍”的作用,推動社區基層治理工作更加精細化服務。
交通文明是城市文明的一個縮影。為了讓老百姓出行方便,每條道路保持通暢,該社區聯合包保單位西塞山區公安分局,組織網格員、志愿者常態化開展道路交通文明勸導活動,以提醒、勸導、教育的方式,勸導在路邊亂停車的司機盡快駛離。引導市民養成文明出行的良好習慣,讓禮讓行人、車輛停在停車位里成為居民的自覺行為。
水機路社區非常注重創造美好環境,涵養城市文明,提升城市品質。志愿者進入各個小區,引導居民自覺參與文明城市創建,全面提升群眾創建文明城市的參與率。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紅馬甲志愿服務隊通過開展“童心向黨巧手剪紙”趣味活動、國際象棋公益課堂、理論政策宣講等活動,傳播文明的“種子”,讓文明創建深入人心。(記者?劉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