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5月18日訊18日,位于中德國際產業園的中電光谷數字產業園二期項目現場,蔡甸區舉行第二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該區二季度計劃開工重大項目17個,總投資101.7億元。
中電光谷數字產業園二期項目效果圖。
中電光谷數字產業園二期項目總投資約50億元,規劃用地面積305畝,總建筑面積約29萬平方米。聚焦智能制造、電子信息、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智能家居、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建成后年總產值30億元,稅收1.6億元。
中電光谷數字產業園2021年對外營業,依托蔡甸區舒適宜居的生態環境和成熟的制造類產業優勢,園區已引進超30家數字化制造優勢企業,已集聚西門子、康明斯、德國歐頌、德國普旭等外資技術研發中心,飛速創新、聯鎮科技、威利佳等數字化專精特新企業。
中電光谷數字產業園總經理黃黎介紹,時隔2年建設二期項目,是對中德國際產業園良好產業基礎及營商環境的認同。二期項目定位為武漢中德產業園中小企業基地,將持續聚焦國內外“專精特新”“隱形冠軍”重點企業,為企業構建集研產供銷于一體的數字服務體系。”
黃黎說,目前產業園數字服務體系已搭建完成,在一期項目進行了使用。企業可以通過平臺找到上下游配套企業,尋求合作機會。平臺上還能提供全鏈條服務,一個APP就能預定會議室。辦公室的空調、能源系統都能精準預測,貼心控溫。
按規劃,二期項目將打造集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于一體的國際性產業園區。黃黎解釋說,二期項目將不同于傳統產業園區,將建設景觀湖、體育運動空間,青年公寓等配套設施,增加技術型人才的區域認同感,吸引更多年輕人投身于制造業。
蔡甸區相關負責人表示,蔡甸區堅持工業立區、園區強區,聚焦空間提效、工業招商、功能提升,把“雙百”工業園區建設成為全區工業發展主陣地、動能轉換試驗田、產城融合新標桿。將從政策、配套、綜合服務三端發力,加大扶持力度,深入推進產城融合,持續提升園區承載力吸引力。
( 長江日報記者張衡 通訊員周雄 羅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