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第十二次黨代會賦予孝感打造‘武漢都市圈重要節點城市’新定位,為孝感主城區的發展指明了新方向。孝感可以嘗試從國內知名的重要節點城市經驗出發,把握都市圈一體化發展的趨勢,加快推進主城崛起?!?月12日,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中部分院副院長、教授級高級規劃師羅彥對孝感如何推進主城崛起提出建議。
羅彥認為,孝感應該做強區域性功能。高鐵及軌道交通多網融合時代,都市圈核心城市的一些傳統職能向外轉移,許多新興的區域性職能不斷出現并成長,都市圈的臨界城市和節點城市有可能獲得區域性功能的發展機會。東莞、昆山作為大灣區、長三角典型的節點城市,發展至今,一直突出先進制造、科技創新等專業化功能,不斷夯實“全球先進制造中心、粵港澳大灣區科技產業創新城市”和“國際知名的智能制造名城、銜接滬蘇的重要戰略支點”的區域定位,成為了大灣區和長三角地區的重要節點城市乃至區域中心城市,孝感也應當有這樣的作為。
塑造戰略性空間。過去城市規劃常常是按照市—區—縣/市—鎮(組團)的等級進行空間資源配置,隨著區域一體化深入,城市體系和空間結構趨于扁平化網絡化組織。孝感應避免按照行政級別來配置空間資源,而應不斷強化具有區域意義的戰略板塊和區域。
結合實際,羅彥對孝感推進主城崛起還提出幾點建議:
以流定形,全面融入武漢都市圈發展格局。隨著現代交通、通信以及信息技術的發展,人口、貨物、資金、信息等各類要素廣泛快速流動。孝感主城區要全面對接和融入大武漢及“武鄂黃黃”發展格局,一方面主動融入和延伸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重點集聚產業創新設施,結合本地產業需求,以應用基礎創新為發展的重點,將主城區,特別是高新區建設成為光谷科創大走廊的重要承載區和拓展區。另一方面,協同打造武漢都市圈北部物流大通道,實現與吳家山國際陸港、陽邏港等重要港口、武漢大型物流園區等高效聯通和無縫銜接,形成“服務接漢口、科創接光谷、物流接雙港”的發展格局。
濱湖發展,打造武漢都市圈秀美濱湖城市。孝感主城區的最大的優勢資源是“兩湖”(王母湖、野潴湖),長期以來的保護和預控也造就了“兩湖”周邊優美的生態環境和難以比擬的空間資源本底,也讓“兩湖”周邊地區成為武漢都市圈中難能可貴的戰略寶地?;诂F有資源基礎,主城區應順應從沿河走向濱湖發展的趨勢,引導城市向東、沿湖發展,依托“兩湖”構建沿湖組織的城市空間形態,建設武漢都市圈秀美濱湖城市。
精致營城,精準甄別和營造城市亮點空間。孝感應進一步關注如何將主城區“河風湖韻”的生態環境與城市空間相融合,共同塑造吸引創新企業、創新人群的重要亮點空間,從而在區域發展中脫穎而出。在老城區塑造城市的“歷史意象點”,孝感城因老澴河而興,城市根脈從這里延續,要通過老澴河的治理,保護好沿線的歷史文化印記,重建“澴川八景”。在新城區塑造城市的“未來意象點”,依托復興大道,推動公共服務與商務商業集中布局,打造展示城市形象的中央服務軸;依托鄧家河濕地公園,在臨湖片區適當布局會議會展、文化休閑、科創等設施,打造高品質文化休閑商務區。在“兩湖”地區塑造生態田園的“鄉愁意象點”,聚焦生態觀光、休閑度假、文化體驗、鄉村旅游四大功能,打造高品質的文旅融合示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