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武漢人力資源服務創新發展對話會現場。
中國武漢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全景。
中國光谷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正在為企業服務。
中國武漢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一園多區分布圖。
中國武漢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漢陽集聚區)。
人力資源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健全就業促進機制,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健全就業公共服務體系,完善重點群體就業支持體系,加強困難群體就業兜底幫扶。
一座包容開放的城市,見證了人力資源服務產業的成長。過去十年來,武漢市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由400余家增長至2000余家,行業規模不斷壯大;每年幫助200多萬名勞動者在10萬余家用人單位實現就業、擇業和流動,服務能力持續增強;國家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一園多區”格局不斷完善,發展水平顯著提升,在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強化現代化人才支撐、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市人社局圍繞實施就業優先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培育壯大人力資源服務力量為抓手,在努力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中當先鋒、打頭陣,擔當主力軍。為加快打造新時代英雄城市,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堅實的人力資源支撐。
一季度供崗超17萬個
全市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穩中有進
2022年度,全市規上人力資源服務企業達209家,行業規模不斷壯大,呈現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
這份來之不易的成績單背后,是人力資源服務業作為朝陽產業的崛起與發展。從無到有、從單一服務到多元競爭,武漢人力資源服務業不斷奮進,正加速邁向一條富有特色、活力奔涌的行業高質量發展之路。
多年前,“人力資源服務”對武漢來說尚屬新鮮概念。今天,人才測評、高端獵頭、職業指導等業務已在武漢遍地開花,理念的不斷豐富和深化,映射出武漢人力資源服務業的蓬勃發展。
穩就業,是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的先天使命。
近年來,武漢市落實就業優先戰略,深入開展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穩就業促就業行動,充分發揮機構的資源優勢和專業能力,全力推進“學子留漢”“就業托底”等工程,以高校畢業生為重點,統籌做好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
人力資源服務業是連通人才與企業之間的橋梁,為用人單位和求職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和交流機會,大大緩解了信息不對稱造成的“就業難”“招工難”并存的局面。
武漢市人社局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市規上人力資源服務企業共舉辦招聘活動518場,參加用工單位達7700余家,提供工作崗位超過17萬個,參加求職者近15萬人,有力促進保用工穩就業工作落實。
而在過去十年來,全市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每年幫助百萬余人次實現就業、擇業和流動,服務用人單位10萬余家次。
作為促進市場化就業的重要支撐力量,面對嚴峻復雜的就業工作形勢,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要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緊盯就業難點、堵點、痛點,圍繞穩崗位促就業,大力開展市場化就業服務,強化企業用工保障,有效促進供需匹配,拓展市場就業空間,為保障重點領域用工需求,助力重點群體就業,保持就業大局穩定作出貢獻。
坐擁83所高校、130萬在校大學生的武漢是全國三大智力密集區之一。科教資源、人才資源稟賦優越的武漢,如何將這些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近年來,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為此貢獻了源源不斷的力量。
面對新形勢、新挑戰,武漢市今年將繼續堅持就業優先政策,支持創業帶動就業、多渠道靈活就業。深入推進“學子聚漢”工程,新增留漢就業創業大學生30萬人以上。
在全市眾多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的深度參與下,一場場精準招聘對接會、線上直播帶崗活動貫穿全年,城市“引才、育才、留才”的名片不斷擦亮。過去5年多,武漢始終坐穩人才凈流入城市,超過180萬名大學生與武漢“雙向奔赴”,人才吸引力穩居全國城市前十名。
打造高水平供需對接平臺
為“965”產業體系建設持續賦能
人力資源服務是促進勞動者就業和職業發展、服務用人單位管理開發人力資源的專門行業,是典型的生產性現代服務業。而推動人力資源服務市場化,能夠大幅提升勞動者與崗位匹配的效率,有效解決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信息不對稱的問題。
近年來,在武漢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武漢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充分發揮行業優勢,加速構建完備的業態產業鏈,互聯網+創新業態不斷涌現,并高度集聚了一批國內外知名的優質機構,基本形成了專業化、國際化、品牌化、科技化、標準化的人力資源服務體系。
當前,在扎實推進武漢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加快打造“965”產業體系進程中,如何引進更多人才,更好發揮人才功能,人力資源服務業的賦能不可或缺。
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是促進市場化就業的重要支撐力量。為充分挖掘滿足市場對人力資源服務業的需求,推動服務產品創新,提升我市人力資源服務業產品核心競爭力,武漢市搭建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與企業供需對接、互動交流合作平臺,不斷深化人力資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圍繞我市“965”產業發展戰略,搭建重點領域人力資源服務對接平臺,努力構建人力資源與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推動人力資源服務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市人社局等部門持續開展走進四大國家級“產業基地”、科技園區和重點企業活動,舉辦人力資源服務與金融機構、商業企業對接會,為產業發展提供技能人才和人力資源解決方案,園區企業上海外服、北京外企、中智湖北、華夏創業等已為東風汽車公司、上汽通用武漢公司、中石油華中公司等上萬家企業提供人力資源服務。
前不久,在武漢市新能源汽車產業重點企業小鵬汽車,一場用工保障專題會火熱召開,通過建立專項工作協調機制,助力重點產業發展,為企業在漢發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資源服務。同時,武漢市多個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區聯合光谷生物醫藥產業園、支付寶就業頻道等,開展多場“賦能供需 產業互聯”對接交流會,拓展市場資源,保障產業需求。
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全市人力資源培訓、高級人才尋訪、人才測評等新興業態加速發展,服務能力和水平進一步提升,充分體現了產業轉型升級、新產業蓬勃興起對人力資源服務的巨大需求。下一步,全市將發揮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覆蓋面廣、資源豐富、機制靈活的優勢,聚焦“965”產業用工需求,提供多樣化就業服務,提升市場化就業服務能力。
一流營商環境吸引龍頭企業競相入駐
全國有影響力的人力資源服務“武漢軍團”正崛起
一個產業的迅速擴大,離不開龍頭企業的引領帶動。在武漢2000多家人力資源服務企業中,不乏起點人才、方陣、華中新世紀、騰飛人力等實力雄厚的本土優秀企業。通過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武漢近年來更吸引到一批世界知名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入駐。
目前,萬寶盛華大中華、前程無憂、科銳國際、人瑞人才、上海外服等海內外上市公司,以及中智、北京外企、銳仕方達、博爾捷、易才、匯思、紅海等一批中國人力資源服務百強機構均在我市設立地區總部或分支機構。
在全市上下奮力打造新時代英雄城市的當下,人力資源服務業的發展受到更大期待、肩負更大使命。
去年,根據發展實際需要,武漢市制定并發布《加快人力資源服務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為行業發展繪藍圖、定方向、劃重點。根據方案,到2024年,從業人員數量達到3萬人。
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質量和水平更亟待進一步提升。到2024年,全市還將引進20家國內人力資源服務業龍頭企業,培育30家本土人力資源服務業領軍企業,力爭有3家左右我市領軍企業進入全國人力資源服務企業100強。
“2023年,全市要努力實現人力資源服務行業規模持續擴大、服務能力不斷提升、市場環境更加優化、發展水平再上臺階,人力資源服務業推動經濟發展、促進就業創業、優化人才配置的重要作用進一步發揮。”當前,按照既定目標,市人社局等部門奮力作為、主動擔當,全面推進各項工作。武漢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爭取到“十四五”末期,建成3家市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形成全國有影響力的人力資源服務“武漢軍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