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城建集團展示的混凝土智能檢測系統。 記者高勇 攝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5月10日訊 5月9日,第四屆智慧城市與智能建造產業博覽會暨高端論壇在武漢國際博覽中心啟幕,智慧城市、智能建造、城市清潔能源領域的眾多新技術、新產品、新應用亮相。
愛旭數字能源展示的太陽能手機充電器。 記者高勇 攝
武漢作為全國智能建造試點城市,開展建筑業轉型升級探索。其中,國資專場展示出大批硬核智能建造成果。武漢城建集團展臺展示的無人機和無人船吸引了不少觀展市民,業務部門副總工柯洋介紹,該款用于市政測繪的無人機比傳統無人機大:“它拍出來的畫面帶有點位坐標,通過連接北斗來確定自己的位置同時判斷周邊建筑的坐標,一秒鐘就能收集幾十萬個坐標數據;同時將數據回收處理,形成三維模型,非常適合城市規劃設計。”現場還有一臺測量機器人,據說它是世界上精度最高的測量機器人,應用于自動化混凝土抗壓檢測系統,能夠實現自動測量、數據自動回傳、監測信息預警上報等功能,數據信息傳送至平臺后,即推送到項目負責人的手機應用上,以此進行人工干預,將“早發現,早處理”落實到位。
塞萊默公司展示的罐式管網疊壓供水機組。 記者高勇 攝
在武漢城投橋建集團公司展區,旗下打造“科研型生態型基建”的武漢基建環保工程有限公司深挖交通噪聲治理多年,這回將降噪效果體驗搬到了展廳里。現場依次擺放了直插式、側插式、組合式、外覆式、光伏式五種聲屏障,降噪效果依次遞增。其中,外覆式聲屏障是該公司自主研發技術,市場技術部經理化陽陽稱,該技術已應用在濟南黃臺聯絡線等多個項目,“這種聲屏障有穿孔板、吸氣材料、隔聲板、空腔隔聲層……7層材料裹住噪聲,我們做過實驗,可以降噪18分貝,適用在鐵路、公路、輕軌、市政等場景”。光伏式聲屏障是公司下一步研發方向,“光伏技術以前多用于屋面,節能隔熱降噪,我們要用這種技術打造低碳外敷式封閉聲屏障”。
武漢地鐵集團展示的軌道交通線網信息化平臺。 記者高勇 攝
湖北工建展示的三維建模BIM技術全面融入項目管理,從模型深化到專業優化、從三維展示到施工策劃、從技術應用到管理融合,為各類施工現場規劃了施工標準,大大縮短了工期,獲得國家級BIM獎項16項。
展會將持續至11日,無論你是智能技術愛好者、建設領域從業者,還是一個普通武漢市民,“雙智”博覽會都會歡迎你。
(長江日報記者王慧純 涂為 實習生余若瑾 王寧 通訊員王飛 張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