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2023湖北青創園(漢陽)一周年活動在四新片區舉辦,青年運動市集、陸沖體驗、飛盤涂鴉、咖啡課堂等活動吸引不少年輕人前來體驗。
一年前的五四青年節,湖北青創園(漢陽)一期在四新紐家城市廣場揭牌。4個月后,湖北青創園(漢陽)二期投用,開園即滿園。
一年來,80多家創業企業在此入駐,創業者的平均年齡在35歲以下。這些年輕的創業者住在樓上由政府提供的公寓里,下樓就是自己創辦的公司。平臺、房子、貸款、生活圈子,創業可以最低成本“一鍵啟動”。
回漢創業,“一鍵啟動”
園內企業正在使用共享會議室開會。長江日報記者秦璟 攝
“以前大家都說‘下海創業’,似乎要下很大的決心才能從職員變老板。現在‘下樓創業’就像從手動擋汽車換成一鍵啟動的自動擋,上車就能出發。”武漢紅創建筑規劃設計有限公司總經理鄒蕾說。
去年年初,在南京工作的鄒蕾決定回武漢發展,因為經歷過一次創業,這次他更加謹慎。鄒蕾在武漢三鎮四處物色創業場所,由于選址成本和通勤時間難以平衡,他一直猶豫不決。直到5月他看到漢陽青創園發布的扶持政策,便過來咨詢入駐條件,查看了園區內已經裝修好的辦公間,還有共享接待室、共享會議室等。
園區內有裝修好的辦公間、共享接待室、共享會議室等。長江日報記者秦璟 攝
鄒蕾算了一筆賬,如果從這里起步,首先就能省下每月近萬元的租金和軟裝、硬件費用,資金壓力就小了十幾萬元。與此同時,他也不需要額外花一兩個月時間準備這些東西了,只需要負擔招聘員工的投入,就可以“低成本”起步。他當即決定將新公司注冊到這里。
公司剛起步時,鄒蕾住在漢口,每天開車過來要40多分鐘。園區配套的人才公寓啟用后,他順利申請入住,之后就直接住在青創園附近,有時加班熬夜也不用擔心回家太晚。
長江日報記者在青創園看到,有50多位像鄒蕾一樣的創業者,工作、生活都在同一個街區,步行可達公司,還可享受人才公寓租金政策補貼。
“住這里不僅僅是節省了時間,更重要的是舒適。我平時喜歡跑步、打球,旁邊的四新體育公園就能滿足需求。公司發展步入正軌,我目前正在四新看房子,準備把家搬過來了。”鄒蕾說。
滿足創業剛需,企業實現倍增
鄭亞玲是青創園“下樓創業”的一員,她創辦的快點喝商貿已經在武漢、恩施開了10家店。長江日報記者秦璟 攝
開園一年以來,漢陽青創園園內企業共申請專利19項,遠程孵化企業申請專利20余項,市場主體和企業總量實現雙倍增。周邊片區內,商貿業企業數量也同步實現了倍增。“市場證明,好的配套服務是創業青年們的剛需。”園區企業湖北快點喝商貿有限公司投資人樊俊成說。
樊俊成在漢陽做了十幾年人力資源公司,有多次創辦企業經驗。2022年年中,他從區里的政企交流活動上獲悉漢陽區為完善四新青年創業城的生活配套服務,青創園一樓大廳就有一塊場地可以開咖啡店,政府補貼一半租金。
樊俊成很快看中了四新片區的消費市場,他和同樣看好咖啡市場的鄭亞玲一拍即合,二人一起注冊公司開始代理“不焦慮咖啡”等飲品,并迅速在青創園一樓開了“不焦慮咖啡”漢陽首店,銷量很快做到同規模咖啡店的中上等水平。
一個多月后,他們在四新大道旁的武漢光明中心開了第二家咖啡店,該店與“不焦慮咖啡”武漢天地店、楚河漢街店一同穩居全市門店銷量前三。如今,公司運轉僅半年,快點喝商貿已經在武漢、恩施開了10家店。
據了解,四新片區15—44歲以下人口占比達51%以上。降低經營成本、完善公共配套、打造“創業+居住+配套”的創城融合街區是吸引年輕人安家樂業的關鍵。《知音人才谷政策(試行)》《湖北青創園(漢陽)發展支持計劃》發布,全域配套3000+套知音人才公寓,漢陽區陸續發布多項支持年輕人創業就業扶持政策,為企業準備了“知音人才卡”、人才“綠色通道”,人才在購房購車、子女入學、配偶就業、健康醫療等方面也可獲得專屬服務支持。
近五年,漢陽新增留漢大學生超10萬人,平均每天新增近60人在這里就業創業。“既要能奮斗,又要好生活,如今的創業青年更需要輕松的創業氛圍、陽光健康的生活方式,在武漢就能實現魚和熊掌兼得。”漢陽區有關負責人說。(長江日報記者肖清清 秦璟 通訊員曾建 黃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