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訊(記者陳潔 通訊員王穎 王健)芯片涉及關鍵核心技術,自主研發生產一直是需要突破的地方,“芯片的復雜性使整個采購周期較長,現狀是整個產業鏈不能充分利用資源。”4月27日,芯源半導體產業園董事長彭承路介紹,聯合上百家企業發起“光谷芯片產業供應鏈聯盟”并邀請與會單位組建華中地區數字化“芯片交易服務中心”,“打造一個平臺,把芯片上下游產業鏈、供應鏈聚集在一起,保證供應,為電子制造產業降本增效”。
當日,在2023年東湖高新區光電園“園區行”產業對接活動暨光谷芯片產業鏈供應鏈創新發展高峰論壇上,半導體產業專業園區—芯源半導體產業園正式開園,并被授予“光電園強鏈補鏈特色園區”,據了解,芯片交易服務中心也正式啟動建設。
華工正源、精測電子、二進制半導體、特納飛電子等知名企業進行芯片供需發布。“外部環境風平浪靜時,企業通過市場競爭自己去打造產業鏈和供應鏈是可行的,可一旦不可抗的情況出現,企業單打獨斗就將面臨很大的風險。”武漢精測電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帥敏稱,“政府出面搭建平臺,一定程度就會規范化供應鏈的運作。”
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有關負責人介紹,光谷光電子信息產業集群規模占全國一半以上市場,集成電路是電子信息產業的核心。當前,光谷正在不斷延伸創新鏈,完善產業鏈,加快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集成電路產業集群。
芯源半導體產業園依托于東湖高新區政策支持和產業基礎,已經引入了硅光封測、光芯片設計、鈣鈦礦半導體研發等高新企業20余家,截至目前,園區企業累計融資超5億元,市值超40億元。同時,數字化芯源已累計服務通信、汽車、醫療、新能源等各行業客戶2000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