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日,大冶特鋼460鋼管廠燈塔工廠里,濃郁的現代化氣息撲面而來。一條條自動化生產線流水作業,一臺臺智能化機器來回運行,生產工序自動傳輸,一排排鋼管自動下線。曾經在一線忙碌的軋管工人,變為坐在集控室一鍵軋鋼、遠程監控的新時代工人。通過精益數字化應用平臺,為460鋼管機組植入智慧工業大腦,通過逐支跟蹤給每支鋼管一個“身份證”,這是大冶特鋼數字化轉型的生動實踐。
大冶特鋼460鋼管燈塔工廠項目由大冶特殊鋼有限公司投資興建。近年來,西塞山區緊扣現代化特鋼之城建設目標,持續推進全鏈條項目攻堅行動,堅持不懈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西塞山區成功承辦中國特鋼產業發展大會,獲批‘中國火炬特鋼特色產業基地’,與華科大合作成立黃石科創模具技術研究院。”西塞山區發改局發展改革中心主任謝晉濤表示,大冶特鋼看好這一優勢,投資15億元,建設大冶特鋼460鋼管燈塔工廠項目。
為解決數字轉型過程中精準物料跟蹤和生產業務上線這兩方面的難點,大冶特鋼聯合北京科技大學工程技術研究院,攻克大規模、小批量、定制化生產模式下特鋼數字化轉型重大技術難題。
自動化集中操控實現了“集中操控、一鍵軋鋼”,生產人只需坐在集控室就能一鍵實現對六大工序的遠程控制,工藝質量全過程智能管控。這既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質量穩定性,又改善了員工的作業環境。為實現生產的安全順行、綠色低耗、優質高效提供有力支撐。
通過實施精益數字化應用平臺,為460鋼管機組植入智慧工業大腦,實現數據和業務的無縫貫通,各業務、全流程實現信息互通和狀態實時共享。通過逐支跟蹤給每支鋼管一個“身份證”,并將其全流程的質量、能耗、效率、裝備等參數進行自動采集、匹配,通過“大數據分析”模型,實現各業務模塊PDCA循環提升。“這對于質量、成本管控非常重要,相當于每根鋼管都有一個身份證和碳數據指標。”大冶特殊鋼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蔣喬說。
“大冶特鋼460鋼管燈塔工廠項目于2022年3月開工,今年1月建成投產。項目投產后,為大冶特鋼減少年運營成本約3000萬元,新增產值5億元以上,新增稅收6000余萬元,今年一季度實現產值37.7億元,極大拉動了我市工業增加值增長。”謝晉濤說。
????從中國“鋼鐵搖籃”到全球特鋼的領跑者,大冶特鋼建成了中國品種規格最齊全的高品質棒材、高端中厚壁無縫鋼管、高合金鍛材三大特鋼生產基地,工藝技術和裝備具備世界先進水平。作為全國十大特鋼企業之一,大冶特鋼工程機械用無縫鋼管已連續13年產銷量全國第一、13年全球第一,石油工具及裝備用中厚壁無縫鋼管連續10年產銷量全國第一。460無縫鋼管作為大冶特鋼鋼管生產的主力產線,通過數字化建設,進一步擴大了大冶特鋼在中厚壁無縫鋼管的技術和市場領跑優勢。(潘謙?田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