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5月3日訊(記者侯鈺倩 通訊員江朝)白天場親子互動劇情游戲——《你好,謝謝!》3場演出一票難求;夜場正劇演出門票早早售罄,包含9點場在內,9場演出連續爆滿。“五一”期間,《知音號》迎來超高人氣,上演“主劇+衍生劇”12場連續爆滿成績。
《知音號》一票難求
《知音號》是長江首部漂移式多維體驗劇,是湖北省在“十三五”期間實施全域旅游發展戰略的重點創新文旅項目及武漢市長江主軸文化軸亮點項目,由武漢文旅集團聯合著名導演、跨界藝術家樊躍等共同打造,是以知音文化為靈魂、以大漢口長江文化為背景的實景大劇。故事取材于上世紀20~30年代的大武漢。
“‘知音號’總能帶給我新的驚喜。”鐵桿兒粉絲薛先生每當有朋友來武漢游玩,必打卡《知音號》。今年“五一”假期前,知音號再度完成提檔升級。除了舞臺效果方面進行了提升外,導演精雕演員的臺詞功力與舞臺表現力。與此同時新角色、新故事在“知音號”上演,帶給觀眾更難忘的沉浸式視聽體驗。
“五一”假期,從4月29日至5月3日,知音號從晚上7:30第一場演出,到9:00開始的第二場演出,船票早早就被搶購一空。最終9場演出全部爆滿。
在“五一”期間“知音號”聯合武漢百年老字號“立中堂”在四樓咖啡廳打造了“老武漢時光舊物展”,展覽將持續至明年1月。一頂風塵仆仆的禮帽、一臺銅光锃亮的留聲機、一張月份牌……本次展覽中,有許多反映武漢城市變遷、經濟發展、傳統習俗、日常生活的珍貴藏品。在此期間,夜間登船觀劇的游客在《知音號》演出結束后,不僅可以走上甲板欣賞兩江四岸的璀璨燈火,也可以在展廳漫步,借著舷窗外映入的江景和燈火,在舊物中感受更立體的武漢故事。
衍生親子劇光速躥紅
4月15日下午1:30,《知音號》白天場首檔親子互動劇情游戲《你好,謝謝!》首場開演。“五一”面臨市場的實戰檢驗時,《你好,謝謝!》三場活動全部滿員,累計吸引觀眾上千人次。
《你好,謝謝!》打破了傳統的觀、演關系,通過三幕風格迥異的互動話劇貫穿整場的互動游戲。船上11名演員真人演繹,游客玩家的任務環環相扣。9種職業的“爸爸媽媽”分布在船內的不同位置,瀟灑浪漫的調酒師媽媽、詼諧嬉皮的理發師爸爸、絮絮叨叨的廚師媽媽、外冷內熱的醫生爸爸、誠實謙虛的水手爸爸……玩家跟隨“邀請函”上的指引在三層船艙內穿梭,一邊聽故事一邊完成任務。
觀眾不再是看客,劇情的走向由觀眾決定。該劇由“知音號”聯合武漢劇憶共同打造,據主創人員介紹,該劇創作時首先考慮到的是如何讓觀眾成為“劇中人”,參與到劇情發展中,將觀賞感與互動感有機結合是這部劇的基本形式。希望在孩子能玩得開心的同時,大人也能有真正的思考,明白孩子到底想要什么。
“高山流水覓知音”,作為武漢城市文化旅游名片,“知音號”不斷探索文旅融合新手段,致力于打造獨具特色的“城市記憶博物館”和長江上的特色社交新空間,以船為媒,以極具城市特色的碼頭故事為載體,將知音文化和大江美景融為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