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5月2日訊“來了‘車谷’就不想走!”這是港澳青年們發出的由衷感嘆。
4月28日,在“五四”國際青年節即將到來之際,由武漢市人民政府港澳事務辦公室主辦,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招商局以及武漢高校香港學生聯合會承辦的“探索科技·感受藝術·共創美好未來”——“五四”主題活動在中國車谷——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行。
搭乘輕舟無人小巴。
20多名在漢高校的港澳學生及在漢港澳青年代表,在武漢市港澳辦統一組織下,走進國家智能網聯汽車(武漢)測試示范區試乘無人駕駛車輛,參觀嵐圖汽車科技有限公司體驗新能源汽車,徜徉魯迅書店&美術館品味大師風范。
本次活動旨在深化落實鄂港合作機制青年發展工作,加強港澳青年的國家榮譽感和歸屬感,通過形式多樣的參觀、實踐,展現高新科技產業和特色文化,匹配信息資源,招才引智,鼓勵他們在漢就業、創業。
參觀國家智能網聯汽車(武漢)測試示范區展示廳。
“中國車谷已建成全國規模最大、場景最多、首個全5G接入的開放道路自動駕駛示范區,無人駕駛出租車、無人駕駛公交車等10多種、近百輛無人駕駛車輛在這里開展示范運營和技術測試。在國家智能網聯汽車(武漢)測試示范區,港澳青年一起試乘了無人駕駛車輛。華中科技大學的澳門學生鄭尉健驚嘆于車輛發達的雷達系統。他表示,自己的研究生專業是計算機視覺,正好可以運用于無人駕駛的雷達系統研究工作,所以此次參觀有助于他規劃好自己在計算機視覺領域未來的研究方向。“這樣的活動很有意義,讓我們這些在武漢讀書的港澳青年對城市的科技發展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走進嵐圖汽車的總裝車間。
參觀嵐圖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時,廖楠森坐進新款電動轎車仔細研究了近20分鐘,對產品的安全性能及人性化設計滿口稱贊。“以前不太了解國產新能源車,今天能夠親自進入工廠參觀,看到具體的生產環節,對于我這種愛車的人來說,真的是非常寶貴的機會。”廖楠森是一名在漢創業的創意設計師,他表示在本次參觀中看到“車谷”產業蓬勃的生命力,也讓他對在武漢發展事業更有信心。
體驗嵐圖夢想家MPV。
來參觀的學生中有人現場提問:“是否有留在‘車谷’工作的機會?”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招商局的負責人表示,武漢熱誠歡迎港澳青年來到武漢、留在武漢,為城市發展增添新生力量。
在中國車谷,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已成為汽車產業發展的新方向。其實,這里不僅有高科技產業,也有你想要的“詩與遠方”。
港澳青年觀看《魯迅的讀書生活》展覽。
在經開區?軍山新城公園內,有一棟紅磚小樓格外吸睛,它面向大片湖水,又被草海包圍;它的內部設計也是顏值派,充滿文藝青年喜歡的調調。它就是魯迅書店&美術館——魯迅博物館首次在北京之外的城市開設的藝文空間。這里的魯迅元素無處不在,游客既可以借閱或購買與魯迅相關的諸多圖書,也可以買到魯迅主題文創產品。
在魯迅書店&美術館打卡《魯迅的讀書生活》展覽后,香港學生何穎格外激動。她是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的學生,平時很喜歡閱讀文學作品。她表示,雖然以前讀過文學大師魯迅的不少作品,但是系統地了解魯迅的生平故事,還是第一次。她說:“雖然我知道魯迅喜歡《老鼠娶親》(圖),但這幅圖也是今天第一次親眼看到。我還看到了魯迅‘綠林書屋’印章的照片。這些都讓我對他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何穎認為,本次活動讓她對武漢的文化氛圍有了更深的感觸,她也希望可以利用閑暇時間在市內打卡更多的文藝場所。
據了解,以推動鄂港合作機制落實落地為契機,武漢市港澳辦正計劃開展一系列面向港澳青年的參觀考察體驗活動,展現武漢優勢產業和特色文化,讓港澳青年走近武漢、了解武漢。同時積極推動相關部門落實落細有關港澳青年工作、生活的相關政策,做好具體服務的對接和咨詢。讓他們不僅愿意來,還能留得下、留得久,真正成為“武漢人”,更好地為武漢建設、為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奉獻青春。(文|長江日報記者范婷婷 通訊員馬曉康 圖|記者夏俊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