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4月28日訊(記者高萌)4月28日,長江日報記者從湖北省政府舉辦的《關于加快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的實施意見》第八場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去年以來,省住建廳、省民政廳共同組織開展了完整社區建設試點,目前工作方案已編制完成,接下來將加快推進,重點圍繞“完善社區服務設施、打造宜居生活環境、推進智能化服務、健全社區治理機制”等方面探索可推廣的經驗。
發布會上介紹,完整社區主要包括“三設施”“一空間”“兩管理”和“兩感”,是指在居民適宜步行范圍內有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務設施、健全的便民商業服務設施、完備的市政配套基礎設施、充足的公共活動空間、全覆蓋的物業管理和健全的社區管理機制,且居民歸屬感、認同感較強的居住社區。
完整社區是居民生活的基本單元,是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是黨和政府聯系、服務人民群眾的“最后一公里”。積極推進完整社區建設,對新建社區、既有社區將采取不同的方式。
對于新建社區,將以服務青年人和新市民為重點,創造城市發展新活力,主要是三個“完善”:一是完善建設標準,圍繞社區全生活鏈服務需求,按照“三化九場景”思路,“三化”即人本化、生態化、數字化;“九場景”包括未來鄰里場景、教育場景、健康場景、創業場景、建筑場景、交通場景、低碳場景、服務場景、治理場景等,構建城市物理空間、社會空間和數字空間,深化社區建設和基層社會治理創新。二是完善規劃管理,將完整社區建設硬件設施要求,明確到規劃設計條件,細化到土地出讓要件當中,堅持“運營、數字、藝術”前置,落實“策劃、投資、規劃、建設、運營”等閉環管理,推動完整社區可持續運營發展。三是完善數字賦能,建設數字家庭、智慧社區,讓5G、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進家庭、進樓宇、進社區,鼓勵物業企業搭建服務平臺,鏈接社區周邊生活性服務業資源,通過“智治+共治”,提高城市基層治理能力。
對于既有社區,將對標“補短板強功能”,以服務老年人和兒童為重點,打造城市生活新環境。主要是三個“推動”:一是推動“三個革命”:“樓道革命”,消除安全隱患,做到電梯應加盡加;“環境革命”,完善配套設施,加強無障礙、適老化改造,推廣社區盒子,集約解決幸福食堂、四點半課堂、電動自行車充電等復合需求;“管理革命”,強化黨建引領,提高物業服務管理水平。二是推動“當陽模式”,采取“平臺+市場化”的方式,破解既有社區改造資金難題,建立“政府統籌、平臺支撐、市場運作”的工作體系,挖掘社區潛力,整合社區資源,吸引社會力量參與。三是推動共同締造,深入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建立黨委領導、政府組織、居民參與、企業服務的機制,充分發揮居民主體作用,發動群眾積極參與,切實增強居民對社區的認同感、歸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