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詢問會現場
市人大常委會委員馬學軍提問
市創文辦副主任樊進回答詢問
市人大常委會委員聶亞珍作點評發言
沒有預先彩排,全程現場“直播”,4月27日,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迎來了一場特殊的“大考”。在市人大常委會三樓會議室內,一場主題為“聚焦停車難、爭創文明城”的專題詢問會在此舉行。前來“趕考”的是市創文辦、市自規局、市住建局、市城發集團、市交巡警支隊等8名相關單位負責人。
專題詢問是集會前調研、會中詢問、會后督辦于一體的綜合性監督,是人大及其常委會行使監督權的方式之一,針對特定議題,有計劃、有組織、有準備地進行問答,比起一般詢問增強了剛性和制約力,有利于有重點、有針對性地加強監督。本次專題詢問以“停車難、停車亂”問題為切入點,力求實現以停車難問題的“點上破題”,實現全市文明創建工作“面上破局”。
當天,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組成的“考官團”與“考生們”相向而坐,接連發問。提問、回答,追問、補充……持續一個半小時的專題詢問,用一個個犀利的問題,問出了根源和要害,答出了責任與承諾,更回應了群眾呼聲。
選準“切口”?深入調研接“地氣”
把議題選準,是開展好專題詢問的前提。
今年是我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決勝之年,文明創建是市委高度關注、市民密切關心的中心工作。為了在我市文明創建工作中貢獻更大力量,市人大常委會黨組集體研究決定并報市委同意,圍繞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開展專題詢問。
作為今年以來圍繞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開展的第一場專題詢問,市人大常委會選擇了“停車難、停車亂”這一群眾關注的熱點、城市管理的痛點和文明創建的難點作為“切入點”,體現了啃硬骨頭、拔硬釘子、打硬氣仗的信心和決心。
選準了議題,更要準備好問題,問題準不準直接影響專題詢問的效果。為了組織好本次專題詢問,市人大常委會精心籌備,把功夫下在詢問前。
今年以來,在市人大常委會黨組的統一部署下,市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根據《黃石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2023年度實施方案》有關要求,深入對口聯系單位、縣(市、區)以及街道社區開展專題調研,通過召開座談會、發放調查問卷等方式廣泛征求意見、建議,深入了解我市在“停車難、停車亂”方面存在的難點和問題。同時,市人大常委會以開展《黃石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執法檢查為契機,將文明停車作為重點檢查內容之一,組織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和部分代表深入各城區交通路口、醫院、學校、居民小區、集貿市場、文化廣場周邊開展現場檢查,及時掌握最真實的第一手資料。
很快,“在規劃建設方面如何破解我市停車難”“如何科學制定我市停車服務收費標準,以充分發揮我市停車收費價格杠桿調節作用來提升全市停車位使用率和周轉率”“如何加大對單位或個人非法占用公共停車位的管理執法力度”等問題被逐一記錄、收集整理,形成了初步的問題清單。
為了尋求解決問題的思路和辦法,讓詢問有的放矢,市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會同市創文辦全面梳理我市“停車難、停車亂”方面存在的具體問題,并帶著問題赴宜昌學習考察智慧化城市停車管理的成功經驗,拍攝制作了專題片《停車難題如何解》。詢問環節開始前,全體與會人員共同觀看了專題片,打響了鏗鏘有力的“第一炮”,為整個詢問奠定了嚴肅務實的整體基調。
直指“病灶”?把脈開方有“底氣”
“根據《黃石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專題詢問辦法》規定,今天的專題詢問采取‘一問一答’的形式進行,為了保證質量和效率,提問和答問都直奔主題、開門見山、簡潔明了。”沒有寒暄,也不客套,主持人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見祥一開場就直奔主題、定下“規矩”。
隨后,8名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在詢問現場踴躍提問,直擊關鍵;市自規局、市發改委、市住建局、市城管委、市政數局、市交巡警支隊、市城發集團、市創文辦等部門和單位負責人嚴肅應詢,有針對性地一一作答。
現場氣氛熱烈而緊張,問題辛辣而直白。“市人大社會委在前期調研中發現,全市停車位總體供給不足,且分布不夠科學合理,特別是在老城區,停車難、停車亂尤為突出。請問市自規局,在規劃建設方面如何破解我市停車難?”市人大常委會委員王仕明率先提問,直指停車位規劃建設“短板”。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將汲取人大代表和社會群眾意見,從優布局、提增量、挖存量、嚴監管四個方面破解市民期盼急需解決的城區停車難問題……”市自規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胡謙結合問題,給出對策。
“有的市民認為我市停車收費的價格不太‘親民’,尤其是核心區域的停車收費價格過高,導致部分市民不愿停車入位,加劇了停車亂象。請問市發改委如何科學制定我市停車服務收費標準,以充分發揮我市停車收費價格杠桿調節作用來提升全市停車位使用率和周轉率?”市人大常委會委員馬學軍就停車服務收費標準問題,表達了自己的關切。
“雖然前期在停車收費定價工作中我們注重發揮價格杠桿作用,促進交通疏堵保暢,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我們在工作落實中仍然存在系統性思考不夠、深入調查研究不夠等不足,定價工作科學性和合理性有待進一步提升。”市發改委黨組成員、副主任陳琳表示,為加快解決“停車難、停車亂”問題的步伐,市發改委將按照“路面高于路外、核心區域高于外圍區域、擁堵時段高于空閑時段”的定價原則,在科學論證的基礎上,優化調整現有的停車收費標準。同時,加速推進我市城區二類區域道路停車定價工作。
“目前全市城區機動車保有量15.9萬輛,城區各類停車位14.9萬個,特別是老舊小區的停車位嚴重不足,無法滿足居民日益增長的停車需求。請問市住建局如何做好我市住宅小區停車位增量供給?”
“宜昌‘全市一個停車場’的經驗值得我們學習。請問市政數局如何科學利用我市大數據資源,加快智慧城市平臺建設,并將智慧停車、智慧交通等重要場景納入智慧城市平臺建設?”
……
詢問人有備而來,應詢人也同樣臨場不亂,既不回避存在的問題和困難,也思考措施和對策。
在一個半小時里,提問者抓住關鍵,問出“癥結”,問出壓力;應詢者坦誠回答,答出“良方”,答出擔當。雙方實問實答,有來有往,共同為黃石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注入動力。
力求“根治”?跟蹤監督顯“硬氣”
“本次參加測評的人員38人,發放回收選票38張……市自規局滿意22票、基本滿意14票、不滿意2票,市住建局滿意21票、基本滿意15票、不滿意2票,市政數局滿意26票、基本滿意9票、不滿意3票……”
相關部門和單位答得怎么樣?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現場“打分”,在專題詢問會上及時公布滿意度測評結果。與此同時,市人大常委會委員聶亞珍現場發言,逐一為參加應詢的相關部門和單位進行點評。
專題詢問的測評結果和現場點評使市政府及其職能部門感受到了壓力,看到了工作的短板,也激發了工作的動力。“城區交通堵塞、停車難、出行難以及亂停亂放等一系列問題,破壞了城區的整體生態景觀,影響了市民的生活質量和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制約我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以及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下一步,我們將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市人大的依法監督下,從需求和供給兩側進行引導,一方面引導居民改變出行習慣,減少用車需求;另一方面調節停車設施供給,強化配套管理措施,做到標本兼治。”詢問結束后,市政府副市長李麗作出鄭重承諾。
因問題而詢,為文明而問。專題詢問是發現問題的起點,但不是解決問題的終點。“希望市政府及相關部門充分運用專題詢問成果,深層次剖析原因、多角度精準施策、全方位凝聚合力,有力有序緩解城區停車難、停車亂問題,做實做好監督工作‘后半篇文章’。”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徐繼祥在會上強調。
下一步,市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將對各類問題認真進行總結梳理,形成審議意見,以項目化、清單化的形式予以交辦,送交市政府研究處理。市人大常委會將加強對問題整改的跟蹤問效,把人大監督與媒體監督、社會監督有機結合起來,督促政府相關部門加快整改落實、固化長效機制,確保問題不解決不放手、群眾不滿意不放過。(記者?胡波/文?李航/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