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4月27日訊(記者王東方)4月27日,湖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關于加快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的實施意見》(下稱《實施意見》)精神解讀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七場。會議透露,湖北結合實際將聚焦增加農民收入、縮小城鄉差距兩大目標,實施強縣工程。
《實施意見》對實施強縣工程進行了總體部署,概括起來是“1+3+1”。其中“1”是指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就地城鎮化;“3”是指推進以縣域為單元的城鄉統籌發展,構建一二三產業融合的發展體系,構建統籌縣城、鄉鎮、村莊三級的公共服務體系,構建政府、社會、村民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體系;后一個“1”是建設美好農村人居環境,核心是提升基礎設施水平。
延伸產業鏈條拓展產業功能
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構建一二三產業融合的發展體系”具體有哪些措施?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湖北將圍繞增加農民收入這個核心目標,在做好一產業的基礎上,通過縱向延伸產業鏈條和橫向拓展產業功能,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具體措施包含:搭建土地流轉平臺促進規模經營,推廣稻漁綜合種養、一種雙收、一菜多用等綠色高效模式,實現糧食安全與農民增收有機統一;圍繞十大重點農業產業鏈,實施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十百千萬”工程,搶占預制菜等發展新賽道,做大做強龍頭企業,到2025年省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1500家以上;通過擦亮荊楚品牌促進價值提升,重點培育一批省級核心品牌,打造一批區域公用品牌,培育一批地理標志農產品。
此外,湖北還將做好用地服務、人才服務,做好基礎設施保障,推進鄉村道路、水電、快遞等設施配套,建設冷鏈保鮮、物流倉儲、5G網絡,保障產業融合項目順利實施、穩定運營。
全面開展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
當好群眾家門口的健康守護者
為助力“強縣工程”行動,湖北在加強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方面有哪些舉措?發布會指出,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是落實分級診療制度的重要舉措,省衛生健康委積極爭取將武漢市黃陂區等14個縣納入國家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縣范疇,指導全省組建縣域醫共體130個,覆蓋268家縣級醫療衛生機構和1116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推動服務體系構建、管理體制改革、運行機制優化、服務水平提升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下一步,湖北將全面開展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監測與評價,指導和督促全省縣域醫共體建設全面由“松散型”向“緊密型”轉變。到2025年底,每個縣至少組建1個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初步建立起整合型、同質化的縣域衛生健康服務體系,推動重心下移、資源下沉,抬高縣域醫療服務水平“底板”,當好群眾家門口的健康守護者。
深入推進教聯體建設
更好滿足人民群眾“上好學”的愿望
目前,湖北正在推進的縣域教聯體建設改革。改革的主要內容是:以縣域內1所優質學校為龍頭,通過“大校聯小校”“強校聯弱校”“城鎮學校聯農村學校”多種方式開展聯合辦學,形成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共同體,不斷縮小區域、城鄉、校際、群體間教育差距,更好滿足人民群眾“上好學”的愿望。
發布會介紹,省教育廳將教聯體建設作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引領我省義務教育改革發展的一項重點行動、重大行動來抓,制定了指導意見,確定了89個省級縣域教聯體試點,帶動2136所義務教育學校納入各級教聯體范疇,占全省義務教育學校總數的29.14%,探索建立了“內部治理共融共生”“教師隊伍共用共管”“教學資源共建共享”“建設成效共測共評”“家校社共謀共治”“條件保障共促共進”等工作機制。
深入推進教聯體建設,到今年年底,湖北每個縣(市、區)至少建設1個示范性教聯體,總結推廣一批教聯體建設經驗模式;2024年底,全省縣域范圍內教聯體建設全面推行;2025年底,全省80%以上的義務教育學校納入教聯體建設,城鄉、校際差距進一步縮小,縣域義務教育學校辦學質量全面鞏固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在統籌城鄉建設方面,發布會指出:近年來,我省實施了以改善城鄉人居環境為突破口,加快補齊縣域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短板,實施了縣城品質提升、擦亮小城鎮、垃圾無害化處理、鄉鎮生活污水治理四個“三年行動”,通過四個“三年行動”的實施,縣城的集聚以及承載能力明顯提升,全省縣城人口的聚集度達到44.5%,縣城購房者中農村居民占56.6%,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縣城已經成為統籌城鄉發展的“紐帶”、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中心。下一步,湖北將尊重人口轉移規律,堅持規劃實施“一張圖”;聚焦城鄉融合發展,推進設施服務“一體化”;系統塑造城鄉品質,推進城鄉建設“一盤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