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東楚大地,各項目建設現場戰鼓正酣、熱火朝天,處處呈現出鼓足干勁、大干快上的建設場景,涌動著乘勢而上、奮力拼搏的發展熱潮……4月24日,我市開展2023年第二次項目拉練活動。
今年以來,我市聚焦打造武漢都市圈重要增長極的重大歷史使命,錨定奮進全省第一方陣目標,加快奔跑、克難奮進,全市經濟運行總體穩健、起勢有力,一季度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4%,增速位居全省第一。
6.4%,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9個百分點、湖北省平均水平1.3個百分點,增速位列湖北榜首。在去年全市GDP實現歷史性突破的基礎上,成績來之不易。
從全市第二次項目拉練來看,這種“開門紅”不僅表現在“速度快”,更體現于“質量好”。
一批“含新量”高的項目亮相,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力量”。
走進大冶特鋼460鋼管廠燈塔工廠,現代化氣息撲面而來:一條條自動化生產線流水作業,一臺臺智能化機器來回運行……顛覆了煉鋼工人“揮汗如雨”的刻板印象,曾經在一線忙碌的煉鋼工人,變為坐在中控室操控電腦,進行“指尖煉鋼”的新工人,生產過程數字化,讓每根鋼管都有了身份證。弘盛銅業首創建成了國內有色行業唯一全流程、全覆蓋的“數字智造”運營中心,有效降低整體運營成本30%以上,今年一季度實現產值37.7億元,極大拉動了我市工業增加值增長。
工業技改是最便利、最劃算、成本最小的招商引資。一批批傳統優勢企業擴規裂變、再開新局、潛力巨大。勁牌健康白酒產業園年可儲存健康白酒24萬噸,儲存產品價值超過300億元。新冶特鋼高品質特殊鋼中試研究基地項目,使企業產品從“優鋼”向“特鋼”提檔升級,達產后可實現年銷售收入70億元。東貝鑄造建成25萬噸精密材料制造項目,達產后可實現年產值20億元,成為湖北制動盤產銷第一、華中地區最具影響力的專業汽配鑄件廠家。
發展靠產業,產業靠“強鏈”。新興產業強鏈補鏈、加速崛起。宏和電子建成的新項目,可生產厚度28微米以下的高端極薄電子級玻纖布,單絲直徑僅為頭發絲的二十分之一,是蘋果、華為、博世等世界知名企業的核心供應鏈產品。全洋光電是國內第一家實現第6代金屬掩膜板量產的企業,目前已研制出第8.6代柔性金屬掩膜板,打破國外企業長期壟斷的局面。賽維爾生物實現全鏈條智能化生產,其醫療耗材產品遠銷東南亞、歐洲、美洲等60多個國家和地區。
一、二、三產深度融合、全鏈貫通,推動著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金海茶業引進2條工藝最先進定制生產線,讓金海白茶從山間到車間再到市場全鏈貫通,價值鏈進一步提升。湖北師范大學建成產教融合中心,建有新能源材料、量子材料等5個重點實驗室和5個完備的測試平臺,部分關鍵技術在融通高科、瑞視光電等企業得到廣泛應用。針對我市特鋼產業發展,黃石市特鋼人才職業培訓基地項目開班26個班以上,每年可為我市輸送中高級技能人才1000名以上。
拉練,是項目建設的集中檢驗,也是比學趕超的全面動員。當前,全市上下正以更加飽滿的激情、更加昂揚的姿態、更加務實的作風,主動作為、善作善為,為黃石打造武漢都市圈重要增長極注入澎湃動力!( 侯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