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前來觀展。見習記者周庭懌 攝
長江網訊(見習記者周庭懌 通訊員歡木) 在春夏交接之際,“天空之城——宮崎駿電影原畫特展武漢站”開啟,市民朋友紛紛至武漢中心書城一樓觀展欣賞,偶遇宮崎駿的“童話世界”,進行一場“心靈”的交流。
據悉,本次展覽對宮崎駿電影動畫藝術魅力進行深入全面的展示,通過展現宮崎駿的電影原畫,詳細解密了動畫電影的創作全過程,帶給觀眾一場生動的動畫藝術之旅;以創作時間為順序,給觀展的市民帶來151幅涵蓋《龍貓》、《千與千尋》、《魔法公主》、《哈爾的移動城堡》等14部經典影片的復制畫稿、復制設計稿,以及24幅珍貴的賽璐珞原片。
《天空之城》賽璐珞原片。通訊員歡木 攝
賽璐珞膠片在動畫制作的歷史長河中有著濃墨重彩的一筆。它的出現讓動畫工藝得以簡化,讓動畫電影實現了大規模生產的可能。賽璐珞膠片畫面獨特的厚重感,立體感,層次感,鮮明的特色也衍生出“賽璐珞風格”。
隨著電腦技術的發展,動畫技術也飛速更迭,賽璐珞制作方式逐漸被數碼制作所取代。而在這次的展覽上,《天空之城》、《龍貓》、《魔女宅急便》、《魔法公主》等8部電影珍貴的賽璐珞原片,在宮崎駿獨特的電影世界里,回看彼時用時間手繪出來的分分秒秒,這些精美的過往,無疑是動畫電影藝術史上值得紀念的瑰寶。
《懸崖上的金魚姬》背景板。見習記者周庭懌 攝
“動畫就是賦予角色以生命”,以“傳統手繪動畫的創作流程”拉開展覽序幕,展覽展示了傳統動畫的內涵——手工繪制每一幀,“一秒動畫,至少需要24張手繪原稿,一部125分鐘的電影,畫出超過11萬張原稿。”畢業于動畫專業的陳女士告訴長江網記者,傳統動畫的制作方法受到手繪愛好者的喜愛,利用“視覺暫留”原理,動畫中的每一幅畫都將和前一幅與后一幅略有不同,“當一切都被放置在膠片上時,就會產生運動的感覺,然后將其影印或還原到透明的醋酸膠片(又稱賽璐珞)上,再根據彩色圖表為賽璐珞上色,完成動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