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漢市工業技改示范現場推廣會·智能化專場上走進嵐圖汽車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嵐圖汽車”),得益于自成立之初便持續推進的工業技改,嵐圖汽車已打造形成數字化工廠,一條產線同步生產3款車。
汽車產業是制造業管理和技術的集大成者,一輛汽車是由數萬個零件精密合成,對制造業的管理水平和技術有著極高要求,在業界,汽車產業往往就是某一區域制造業水平的“代名詞”。武漢,中國六大汽車產業集群發展區域之一,享有“中國車都”的美譽。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連續12年成為武漢市第一大支柱產業。
武漢工業智能化改造示范總項目中,“汽車及零部件”就占據超三成。汽車產業向“下一代汽車”轉型升級,通過接二連三的技改投入,武漢正乘“技”而上,在新的汽車產業競爭中破繭成蝶。
“差不多每年都在漢新增一個項目”
嵐圖汽車的自動化產線。通訊員供圖
增壓器是汽車發動機四大核心零部件,而渦輪增壓器中的放氣閥小件,放在手中有約3個雞蛋重,別小看這外形普通的零部件,它們是核心中的核心。武漢華培動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武漢華培”)在放氣閥組件全球供應鏈上占據1/5產能的地位,依托在漢工業技改,不斷夯實其市場占有率全球第一地位。
武漢華培在漢投產第一年就開始在武漢市政府支持下進行工業技改。2019年,武漢華培就引進國內首條全自動制殼線、2021年又自主研發全球首條全自動四頭八臂制殼生產線,產能提升達六成。
項目負責人劉學介紹,企業成為市級智能工廠后,工業技改的勁頭更大了。目前,武漢華培二期工廠也已建好,正在陸續投產,今年完全建成后將成為華培動力集團全球制造中心之超級工廠,企業還要加大技改投入,力爭成為全國的智能化改造標桿企業。
和武漢華培一樣,一期產線推進工業技改嘗到“甜頭”,持續投入的企業不在少數。
在位于江夏區的博世華域轉向系統(武漢)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巨大的機器人手臂翻轉挪移,工業機器人、人機協作機器人、AGV智能小車各司其職,平均每39秒就有一臺轉向機下線。
該企業生產的汽車轉向零部件供應上汽通用(武漢)、上汽大眾、東風本田、東風嵐圖、華晨寶馬、吉利汽車等眾多國內知名整車廠。作為市級工業智能化改造示范項目,該企業曾三度在武漢市工業智能化改造推廣交流會上介紹經驗。
“今天的投資就是明天的收益”,博世華域轉向系統(武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蓓介紹,如今,企業生產效率四年內提升15%,同時還將繼續增加投資,不斷增強企業與城市“黏性”。“從裝配車間、精加工車間、電子控制單元裝配車間、智駕中心、軟件中心,差不多每年我們都在漢新增一個項目。”
產線升級重塑下一代汽車供應鏈
嵐圖汽車總裝車間,汽車在生產各個環節都被“孿生”到了數字化大屏上。記者李昕宇 攝
在位于蔡甸經濟開發區(奓山街道)的博格華納武漢工廠二期,技術頂尖的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電驅動總成產品即將投產,廠內搬運機器人等智能化設備正在加緊調試。
據了解,博格華納是全球最大汽車零件供應商之一,而其武漢工廠是企業在新能源驅動模塊領域全球三大工廠之一。
工廠相關負責人表示,博格華納武漢工廠自成立起,致力于打造智能工廠,每年,企業在智能化和數字化方面的投入超千萬元。通過在產線工業技改上突圍,企業正跨越追逐新能源汽車賽道的關鍵戰略轉型期。
這個轉型期也是武漢汽車產業需要跨越的。
武漢市新能源汽車產業協會特聘專家雷洪鈞曾提示:“武漢要換道超車,傳統汽車一條供應鏈、新能源電動汽車又是一條供應鏈,新建與重建零部件供應鏈,任務十分繁重。”
本地零部件企業與本地整車企業配套率偏低、產業協同和供需對接不足等短板客觀存在,通過工業技改為武漢汽車產業二次生長帶來了一次“洗牌”機會,產業鏈供應鏈上的關鍵企業正在迅速、平順切換賽道。
曾獲武漢工業智能化改造示范項目的武漢錦瑞技術有限公司,為全國十幾個汽車制造基地配套發動機鋁合金缸蓋,企業目前也切入了新能源汽車賽道,正加緊建設新能源車輛電機機體及輕量化結構件建設項目,總經理助理王性軍介紹,設備正在加緊調試。投產后,將達到年產新能源汽車電機機體100萬件產能。
2020年投資改造了兩條自動化押出線的武漢東海敏實,是橡膠密封條產品的隱形冠軍,企業持續拿出12%以上的營收用于研發及智能化改造,企業行政共享中心主任劉琳介紹,前期投入大大加速企業新業務開展,只用了7個月,企業已實現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從研發到生產,并已向國內造車新勢力穩定供貨。
一條產線生產18款汽車復雜零部件
圖說:博世華域武漢生產及研發基地。
走進嵐圖汽車的總裝車間,只見不同型號的新能源汽車正在“空中”緩緩滑行,一款款星海藍、玄英黑、杜若白、翡玉綠正陸續下線。總裝車間里只有1條生產線,但可以同時混流生產3款車型。
嵐圖汽車數字化規劃高級專家馬斌介紹,通過持續技改,嵐圖汽車2022年開始正式步入數字化階段,實現了全域數據的貫通。基于此基礎,嵐圖汽車在設計階段就構建出與實體車孿生的數字化虛擬樣車,通過數字化仿真進行汽車性能驗證,極大提升了新能源汽車的研發效率。
同樣,通過工業技改,博世華域武漢工廠車間內的一條生產線就能夠生產18款車型的轉向機,并能在20分鐘內實現不同款車型間的切換。
工業專家、武漢鴻源信息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春介紹,流程驅動智能化改造,隨著造車新勢力的出現,定制化需求增加,客戶不光選顏色外觀,還能選系統,而更快更好更多滿足快速變化的市場需求,就需要工業技改。
汽車座椅是新能源汽車、智能汽車零部件供應鏈的重要一環。通過工業技改,東風延鋒汽車座椅有限公司建成的智能工廠正在不斷滿足汽車座椅對舒適化、輕量化、智能化、個性化的需求,生產駕駛、娛樂、會議等不同汽車使用場景下的汽車座椅。
剛性生產線滿足了社會對大量工業品的需求,而當世界邁入消費結構升級的新階段,買方市場和消費者個性化、定制化、時效性要求增多,“車都”武漢在汽車零部件市場充滿不確定性的情況下如何能實現逆周期增長?武漢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還將通過工業技改增強汽車產業柔性化生產能力,助力企業贏得市場競爭力。
(長江日報記者李佳 賀亮 通訊員武經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