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4月17日訊(記者宋磊 通訊員彭信子)“清除塘埂、修起堤岸,這里將重現湖面開闊的自然美景。”4月17日上午,東湖高新區左嶺街道科技一路一側、嚴家湖畔,幾臺挖機正在作業,將縱橫其間的土埂推倒整平。這里是由東湖高新區環境水務局推動的嚴家湖退塘還湖二期工程,項目將讓曾經被圈圩養殖的嚴家湖水面連成一體,水域面積再次擴大。
嚴家湖退塘還湖二期工程施工現場。記者宋磊 攝
嚴家湖屬跨市湖泊、梁子湖水系,位于武漢新城規劃范圍內,由武漢與鄂州共管。其在武漢市內藍線面積1.61平方公里。從地圖上看,武漢市域內的嚴家湖形態狹長,如同一只飛翔的水鳥。
在嚴家湖湖堤路上,記者看到,分布于兩側的嚴家湖退塘還湖二期工程與已完工的一期工程景象截然不同:一邊雜樹叢生、水塘散布;一邊湖水開闊、清波蕩漾。
嚴家湖退塘還湖二期工程俯視圖。
“過去,這里被分割成一個個小魚塘,水體腥臭難聞。”嚴家湖退塘還湖二期工程項目負責人周攀峰曾參與該項目一期建設,他清楚記得,整治前的嚴家湖畔雜草叢生、岸線難行,“臨湖卻看不見湖”。
嚴家湖退塘還湖一期工程治理前后對比圖。
嚴家湖周邊有左嶺村、卸甲村、黃陂嶺村、彭李村四個自然村,20世紀70年代,各村發展魚類養殖產業,將嚴家湖各自承包給多個養殖戶,大家各自圈圩養殖,將湖面分割細碎,湖泊失去調蓄功能,人工投喂也讓水質富營養化,水生態環境日益惡化。
嚴家湖退塘還湖一期工程令嚴家湖水面開闊、水質提升。東湖高新區環境水務局供圖
2017年12月,東湖高新區水務部門啟動嚴家湖退塘還湖一期工程,通過統征統收,拆遷補償,對養殖戶進行相關補償,完成退養及征收工作。至2018年底,一期項目完工,項目范圍內魚塘圩埂已全部拆除,湖泊水面連成一體,退塘還湖水域面積達950畝,生態功能逐漸恢復,水域水質從劣Ⅴ類提升,去年全年保持在Ⅳ類標準。
“此次,拆除魚塘圩埂面積達24.36萬平方米,預估挖土方就有約31萬立方米”,周攀峰介紹,嚴家湖退塘還湖二期工程將讓115個大小魚塘將變為湖面,還湖面積將達1571.55畝,約相當于南湖水域面積的1/7。項目分為四個區塊進行建設,施工內容包括:一期工程臨時設施拆除、退塘還湖工程、湖泊岸線加固工程、湖堤頂部道路、港渠連通等。項目不僅將拆除治理范圍內現有圈圩魚塘,還將對湖泊四周岸線、堤壩進行拓寬加高加固,達到設計防洪要求,重建湖堤頂部道路,與一期道路、周邊道路銜接,形成10余公里長、6米寬的環湖道路。
目前,嚴家湖退塘還湖二期工程正在進行擋水墻和岸坡施工,將于2024年11月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