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4月13日訊(記者宋磊 通訊員謝銘輝)“將‘智慧大腦’裝入二次供水泵房,水壓異常、漬水等問題,不必到現場,便可遠程操控與解決。”4月13日,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2022/2023年會暨城鎮水務技術與產品展示上,武漢市水務集團展示了其研發的“二次供水云化集控管理平臺及二次供水物聯網模塊化邊緣網關”項目。
武水網關及網絡柜。記者宋磊 攝
展臺上,一臺帶著液晶觸控屏的灰色的金屬小箱柜就是這個項目的“心臟”——武水網關及網絡柜。市水務集團智慧水務中心項目負責人朱曉鵬介紹,目前,該集團已經實施全市1400余老舊小區二次供水改造,其中1215個武水集團權屬二次供水泵房已接入二次供水云化集控管理平臺運行,預計未來共有5000余個泵房接入云化集控管理平臺。
“由水務企業統一管理海量泵房將成為趨勢。但海量的泵房管理,已成為大多數水務企業在精細化運維管理過程中面臨的障礙。”朱曉鵬介紹,武水網關作為二次供水信息化建設的核心技術設備,如同泵房現場控制系統的“大腦”,網關創新使用最新物聯網規范和傳輸協議,能實現5000個小區二次供水數據同時接入,從而減少云端數據壓力,提高響應速度。
“以往供水監控只能預警,不能處置,但武水網關可支持泵房現場聯動控制,實現泵房信息化、智能化和無人化。”朱曉鵬介紹,二次供水泵房在日常運行中,可能出現水壓異常、緊急漬水、外來人員闖入等緊急狀況,武水網關可及時感知并自動觸發控制設備,及時啟動調壓、排水、話筒喊話等迅速響應干預,同時發出預警提示,通知相關人員到場,將處置環節前置,提高了故障解決時效,為高效保障安全供水贏得時間。
武漢市水務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自2019年起,武漢市實施中心城區二次供水改造工作三年計劃,對中心城區存在二次供水突出問題的供水單元進行全面改造。目前,武水網關及網絡柜已運用于最新建設的二次供水項目中,將陸續對接全市已建二次供水泵房設備。“實現二次供水泵房高效運營,解決了武漢市千量級二次供水泵房統一接入困難的問題,進一步提升武漢市民用水安全與用水的獲得感與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