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招商引資到項目建設,現在開元酒店已經封頂。政府部門的貼心服務讓公司上下有了歸屬感和安全感,也讓我們深切感受到了陽新的效率和溫度。”10日上午,提及牽手陽新一事,開元酒店總經理周曉娟頗為感慨。
落戶陽新城東管理區、總投資約8億元的開元酒店,于2022年上半年舉行了奠基儀式,建成后,將成為陽新一處“新地標”。開元酒店從簽約到落戶再到主體封頂,是陽新高位推進讓優化服務有高度等“八度”的一個掠影。
2022年,陽新縣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捷報頻傳,名列全省第23位,兩年躍升40位,實現了從全省第三方陣向全省第一方陣的歷史性跨越,完成了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
高位推進讓優化服務有高度。2022年初,陽新縣“新春第一會”便主題鮮明地講營商環境,成立由縣委書記、縣長任“雙組長”的高規格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領導小組,書記、縣長親自記賬、銷號調度100條硬措施。
針對難啃的硬骨頭、難下刀的頑瘴痼疾,制定“重點領域”提升專項行動方案,對18項省評指標進行分解,設立分管縣領導為副組長、各單位“一把手”為主要責任人的工作推進專班。2022年全縣新登記市場主體3.8萬戶,總量近10萬戶。
改革創新讓辦事服務有速度。服務好才能幫企業、聚人心。陽新縣通過“秘書式參謀、保姆式服務、警衛式保護、兄弟式關愛”模式,打造“15分鐘政務服務圈”,推進“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等一系列舉措,有力提升了服務效能,以前一個月跑完的手續現在一天就辦好,以前要跑幾趟現在用鼠標就能輕松完成。據統計,2022年147個事項實現“一事聯辦”,2015項依申請及公共服務事項實現“一網通辦”,“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比例分別達97.3%、100%、100%、100%。
社會監督讓解決問題有角度。17家民營企業和3家職能部門代表被聘請為“營商環境特邀監督員”,直接到企業和項目了解進展和困難、直接參加縣委、縣政府有關會議、直接向縣委書記、縣長報告有關情況、直接與縣直“一把手”面談營商環境工作,監督員以企業和群眾的視角對縣營商環境全流程評判監督,一年提出意見建議162條,已解決148條,交辦相關單位辦理14條。
政策兌現讓雪中送炭有力度。制定《陽新縣推行“無申請兌現”改革工作方案》《陽新兌現招商引資優惠政策服務指南》,以宣傳單形式發放到各企業,優惠政策、申請條件、材料清單、辦理流程等一目了然,規范化指導企業辦理減稅降費、社保緩繳、國有企業房屋租金減免、信貸支持等事宜。2022年,全縣減稅降費17.1億元,“無申請兌現”撥付資金2421萬元,階段性減免房屋租金1110萬元,兌現招商引資政策資金3080萬元。
電視問政讓辛辣追問有尺度。主持人的拷問直擊營商環境中的痛點、堵點,一針見血劍指營商環境中的頑瘴痼疾,向不作為、亂作為開刀,限時解決企業和群眾最關切的問題。經過跟蹤監督,電視問政暴露的的問題都已得到解決,通過電視問政,問出了態度、問出了決心,更問出了新成效。
十佳案例讓示范引領有廣度。開展首屆優化營商環境“十佳案例”評選活動,信用體系建設、法治環境新突破等21個參評案例覆蓋面廣、質量高。經過激烈角逐,“以信賦能,用信助企”“郵寄發票半日達,辦稅便利及時享”“‘三零三省’總關情”等10個案例成功入選全縣首屆優化營商環境“十佳案例”。
先行先試讓創新探索有熱度。貫徹落實《省優化營商環境領導小組關于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先行區創建工作的通知》精神,各單位積極探索,勇于創新,4項改革事項得到省表揚和推廣。縣市場監管局“取消企業內部使用的最高計量標準器具的考核發證和強制檢定”、縣司法局“建設‘一體四化’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工作體系”、縣稅務局“建立稅收營商環境‘負面清單’機制”、縣檢察院“涉案企業合規改革”等改革事項于2022年11月通過省直部門驗收,經驗做法在全省范圍內大力推廣。
宣傳報道讓政商親情有濃度。強化宣傳報道工作,通過文字、視頻、圖片相結合,綜合運用報刊雜志、網絡廣電、宣傳櫥窗等平臺載體,全方位、立體式宣傳報道全縣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營造濃厚輿論氛圍。2022年,全縣在中央級媒體發稿49篇、省級媒體發稿936篇、市級媒體發稿454篇,共1400余篇宣傳報道充分展現陽新縣改革措施落地見效,讓典型經驗和先進做法得到大力宣傳和推廣,讓營商環境工作更加深入人心。(記者?徐道發?賀介飛?通訊員?全敦鑫?畢詩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