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4月11日訊(記者秦璟)一個有著30多年歷史的老小區里,各種正在使用或已經棄用的網線、電線雜亂地交織在一起,隨時可能“爆雷”,漢陽區五里墩街道五麟里社區組織居民一起排查線路,并在專業人員指導下上手改造,完成了老片區的線路規整。
11日上午,記者跟著五麟里社區工作人員穿過彎折小巷,來到張家灣片105—109號樓下。眼前粗細、顏色均不相同的電線已經經過分類和梳理,沿著外墻窗沿完成布設。
“以前這里的線像蜘蛛網一樣。有的網線從基站懸空連接樓棟內,還有的線是廢棄的,線路歸屬也很復雜,網線電線分不清。張家灣片區建成30多年了,歷史遺留的安全隱患‘越纏越多’,改造工作量很大。我們就考慮利用共建力量,共同想辦法解決。”五麟里社區衛生委員葉敏說。
居民正在反映家門口的電線隱患。葉敏 攝
3月起,五麟里社區開始逐一排查轄區老舊線路,并動員居民一起參與。葉敏、網格長王垚和紅色物業項目經理歐陽戀花,成立了3人臨時小組。居民對網線、電線、廢棄線路等進行初步辨認后上報給小組,小組即可根據線索,及時聯系職能部門盡早進行專業排查或改造。
張家灣片樓棟長、漢橋生鮮市場經營戶李俊杰已經在這里做了20多年生意,他發現家門口就有兩條“飛線”,懸空段至少有5米長。線的顏色和墻面接近,如果不是對這棟樓十分熟悉,很容易忽視這兩條“飛線”。經過排查,這是兩條正在使用中的弱電線路,固定在墻上即可。李俊杰找來梯子,動手將兩條“飛線”固定在墻上。“我們搭把手早點把隱患消除掉,附近的門店也就更安全。”他說。
李俊杰在對“飛線”進行加固。記者秦璟 攝
在李俊杰改造的“飛線”下方的隱患區域,則是由漢橋生鮮市場組織專業水電團隊完成改造的。這里連接了多家商戶的供水和供電,越早消除隱患越好。臨時小組排查出問題后,市場經理何小琴迅速組織了專業團隊冒著雨安裝了新水管和電線。
經過共同整治,張家灣片區已基本完成了線路規整工作。五麟里社區書記李萌萌說,張家灣片區是社區比較老的居住片區,這次改造工作難度雖大,但居民、市場、物業的參與度都非常高。
“接下來,我們準備發揮‘深根工程’作用,把這次共同締造的經驗擴大使用到其他片區,早日完成全面排查。”葉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