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4月11日訊(記者章鴿)按照武漢市委市政府深入推進“學子聚漢”工程工作部署,為持續加大吸引集聚優秀青年人才力度,助力武漢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在武漢市委組織部、武漢市人才工作局指導下,武漢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組織用人單位于4月9日赴北京,開展“就在武漢 創贏未來”2023年度北京高校專場招聘活動。
此次招聘活動吸引了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重點高校近300名學子到場,華中科技大學、江漢大學、東風汽車、高德紅外、嵐圖汽車、中建三局、武漢兒童醫院等27家企事業單位,共提供1325個優質就業崗位,涉及汽車制造和服務、電子信息與技術、智能制造、大健康和生物技術、醫學等專業,其中研究生以上學歷需求人數900余人。活動當天共收到簡歷500余份,其中碩士及以上學歷占80.8%,呈現出學歷層次高、專業范圍廣的特點。
優化政策
展現引才誠意
近年來,武漢始終把大學生作為最具競爭力的核心要素,深入實施“學子聚漢”工程,推行先落戶后就業、人才租賃房租金減免等“一站式”服務,連續5年保持大學生留漢就業創業30萬人以上。
今年,按照“學子聚漢”工程有關安排部署,市人社局編制崗位需求手冊和武漢市高校畢業生留漢就業創業政策清單,展現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誠意。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專業的一名博士生表示:“現場就能直接投遞簡歷,效率太高了,給我們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感謝武漢市為畢業生搭建的平臺。”北京科技大學人工智能專業的一名畢業生說道:“武漢是一座英雄之城,發展潛力大,今天的很多崗位都跟我專業契合,希望能抓住這次機會,回武漢追夢圓夢。”
精準引進
契合產業需求
武漢工業基礎雄厚,“光芯屏端網”、汽車制造和服務、大健康等產業集群加快邁向萬億級,急需引進一批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智能制造等方向的青年人才。此次專場招聘,吸引了一批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醫學院、北京理工大學、首都醫科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的高校畢業生,與武漢“965”重點產業集群發展需求高度契合。
北京大學醫學院的一名博士生表示:“我是武漢人,一直想回武漢發展,這次專場招聘有985高校,還有7家大型三甲醫院,與我的就業方向非常契合。”此次北京高校專場招聘活動,將武漢政策優勢、城市的發展優勢以及招攬人才的誠意推送至首都高校,為下一步武漢與北京諸多高校開展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人才交流合作夯實了基礎。
深入洽談
提升引才效能
現場人聲鼎沸,學生們踴躍求職交流,在心儀的單位前排起長龍,硬核“自薦”。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武漢人才集團、東風汽車集團、盛隆電氣集團等優質單位也求賢若渴,熱情介紹崗位要求、薪資待遇、發展空間等情況,以“平臺發展”和“真金白銀”吸引人才,上前咨詢并提交簡歷的北京學子絡繹不絕。
此次招聘活動不僅為應屆畢業生提供就業崗位機會,還為在讀學子提供實習崗位,邀請在校學生走進武漢、了解武漢,沉浸式體驗武漢的產業優勢、城市文化、人才環境,將人才引進的觸角前移。金融專業的一名同學說:“這次我和很多用人單位溝通,了解了我們專業需要具備的職業素養,今后我要朝著這個目標不斷努力,爭取明年能夠在武漢找到心儀的工作!”
下一步,武漢市人社局將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持續推進“學子聚漢”工程,讓更多優秀學子了解武漢、認同武漢、筑夢武漢,與英雄之城共享發展機遇、共創美好未來,為打造新時代英雄城市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基礎。